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日本留学生汉语双字复合词构词法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 引言第7-20页
   ·关于构词法第7-10页
     ·构词法的词典释义第7页
     ·英语的构词法第7-8页
     ·汉语的构词法第8-9页
     ·汉语与拼音文字的异同第9-10页
   ·关于构词法意识第10-17页
     ·构词法意识的内涵第10页
     ·构词法意识领域的研究第10-13页
     ·构词法意识的重要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构词法意识的本质探悉第14-17页
   ·关于构词法意识的相关实验研究第17-20页
     ·词汇通达的模型和方式第18页
     ·词素在某个心理水平上真实存在的证据第18页
     ·来自词素位置信息对词汇通达的作用的证据第18-20页
2 问题的提出第20-22页
   ·面临的问题第20-21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21-22页
   ·实验预期第22页
3 实验一第22-42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22页
   ·实验设计第22页
   ·被试第22-23页
   ·实验设备第23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23-24页
     ·选词标准和步骤第23-24页
     ·选词类型第24页
   ·实验程序第24-25页
   ·实验结果第25-30页
     ·动宾结构填充词和偏正结构填充词差异显著性结果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·实验词内部各种类差异显著性结果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·分水平方差分析第26-30页
   ·讨论第30-41页
     ·选择对实验的错误率结果作为分析对象的原因第30页
     ·结果讨论第30-41页
   ·结论第41-42页
4 实验二第42-56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42页
   ·实验设计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学习部分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测试部分第43页
   ·被试第43页
   ·实验设备第43-44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学习部分第44页
     ·测试部分第44页
     ·说明第44-45页
   ·实验程序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学习部分第45页
     ·测试部分第45-46页
   ·实验结果第46-53页
     ·测试部分第46-50页
     ·学习部分第50-53页
   ·讨论第53-56页
     ·选择对实验的反应时结果作为分析对象的原因第53页
     ·结果讨论第53-56页
   ·结论第56页
5 综合讨论第56-60页
6 参考文献第60-64页
7 附录第64-68页
 附录一: 实验一用词表第64页
 附录二: 实验二学习部分用词表第64页
 附录三: 实验二测试部分用词表第64-65页
 附录四: 实验二学习部分用图表第65-66页
 附录五: 实验二测试部分用图表第66-68页
后记第68-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清华大学网络评价项目市场分析与市场推广
下一篇: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