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13页 |
1 财务风险的界定与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管理内容 | 第13-30页 |
1.1 风险内涵的探讨和发展趋势 | 第13-17页 |
1.1.1 国内、外之风险观 | 第13-14页 |
1.1.2 对风险内涵的探讨 | 第14-16页 |
1.1.3 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| 第16-17页 |
1.2 财务风险观的界定 | 第17-20页 |
1.2.1 两种不同的财务风险观 | 第17-18页 |
1.2.2 财务风险的界定 | 第18-20页 |
1.3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特征及其管理内容 | 第20-28页 |
1.3.1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特征 | 第20-23页 |
1.3.2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集权、分权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| 第23-26页 |
1.3.3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| 第26-28页 |
1.4 财务风险管理的程序与防范方法 | 第28-30页 |
2 集团公司筹资风险与防范 | 第30-41页 |
2.1 集团公司负债及股票筹资风险分析 | 第31-33页 |
2.1.1 集团公司负债筹资风险的来源 | 第31-32页 |
2.1.2 集团公司股票筹资风险分析 | 第32-33页 |
2.2 集团公司筹资风险的识别及度量 | 第33-36页 |
2.3 集团公司筹资风险的防范 | 第36-41页 |
3 集团公司投资风险与防范 | 第41-56页 |
3.1 直接投资风险管理 | 第41-45页 |
3.2 间接投资风险管理 | 第45-48页 |
3.3 投资风险的识别及度量 | 第48-50页 |
3.4 筹资风险、投资风险案例分析 | 第50-56页 |
4 集团公司资金回收的风险管理 | 第56-65页 |
4.1 集团公司应收帐款风险管理的有效方式 | 第56-59页 |
4.2 集团公司应收帐款持有水平的确定 | 第59-61页 |
4.3 集团公司应收帐款风险的内部控制 | 第61-65页 |
5 集团公司跨国经营的财务风险管理 | 第65-77页 |
5.1 跨国经营财务管理的特点及理财目标 | 第65-68页 |
5.1.1 跨国理财的特点 | 第65-66页 |
5.1.2 跨国经营的理财目标 | 第66-68页 |
5.2 外汇、利率的风险管理 | 第68-73页 |
5.2.1 外汇风险管理 | 第68-71页 |
5.2.2 利率风险管理 | 第71-73页 |
5.3 集团公司跨国经营的筹资与投资风险管理 | 第73-77页 |
5.3.1 集团公司跨国筹资风险管理 | 第73-75页 |
5.3.2 集团公司跨国投资风险管理 | 第75-76页 |
5.3.3 集团公司跨国经营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| 第76-77页 |
6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制度防范 | 第77-93页 |
6.1 财务风险制度防范的必要性及设计原则 | 第77-80页 |
6.1.1 财务风险制度防范的必要性 | 第77-78页 |
6.1.2 财务风险防范制度设计的原则 | 第78-80页 |
6.2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制度防范设计 | 第80-93页 |
6.2.1 集团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| 第80-84页 |
6.2.2 集团公司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| 第84-87页 |
6.2.3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制度防范案例分析 | 第87-93页 |
7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构建 | 第93-115页 |
7.1 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意义及功能 | 第93-95页 |
7.1.1 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意义 | 第93-94页 |
7.1.2 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功能 | 第94-95页 |
7.2 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的一般方法 | 第95-99页 |
7.2.1 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的定性分析方法 | 第95-98页 |
7.2.2 财务风险监测及预警的定量分析方法 | 第98-99页 |
7.3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构建 | 第99-115页 |
7.3.1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 | 第100-107页 |
7.3.2 集团公司各单位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 | 第107-108页 |
7.3.3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| 第108-115页 |
8 论文研究结论 | 第115-117页 |
致谢 | 第117-1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8-123页 |
附录 | 第123-1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