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路轮对全自动荧光磁粉探伤系统的软件实现
目录 | 第1-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6页 |
1.1 概述 | 第7页 |
1.2 问题的提出 | 第7-8页 |
1.3 磁化技术的发展及磁粉探伤原理 | 第8-11页 |
1.3.1 磁化技术的发展 | 第8-9页 |
1.3.2 磁粉探伤的原理 | 第9-11页 |
1.4 影响磁痕形成的因素与磁痕分析 | 第11-16页 |
1.4.1 影响磁痕形成的因素 | 第11-15页 |
1.4.2 磁痕分析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系统分析 | 第16-22页 |
2.1 概述 | 第16-17页 |
2.2 系统硬件 | 第17-18页 |
2.2.1 总体结构 | 第17-18页 |
2.3 系统软件 | 第18-22页 |
第三章 图象采集 | 第22-29页 |
3.1 CCD简介 | 第22-23页 |
3.2 采集参数 | 第23-24页 |
3.3 采集程序 | 第24-25页 |
3.4 图象的显示与存储 | 第25-29页 |
第四章 图象分割 | 第29-41页 |
4.1 使用阈值进行图象分割 | 第29-34页 |
4.1.1 全局阈值化 | 第30-31页 |
4.1.2 自适应阈值 | 第31页 |
4.1.3 最佳阈值的选择 | 第31-34页 |
4.2 基于梯度的图象分割法 | 第34-37页 |
4.2.1 边界跟踪 | 第34-36页 |
4.2.2 梯度图象二值化 | 第36-37页 |
4.3 匹配法 | 第37-38页 |
4.4 区域增长分割法 | 第38-39页 |
4.5 本系统采用的动态阈值算法 | 第39-41页 |
第五章 二值图象处理 | 第41-49页 |
5.1 数学形态学概述 | 第41-42页 |
5.2 腐蚀和膨胀 | 第42-43页 |
5.2.1 腐蚀 | 第42-43页 |
5.2.2 膨胀 | 第43页 |
5.3 开运算和闭运算 | 第43-46页 |
5.3.1 开运算 | 第43-44页 |
5.3.2 闭运算 | 第44页 |
5.3.3 腐蚀和膨胀的变体 | 第44-46页 |
5.4 数学形态学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| 第46-49页 |
第六章 区域标号与裂纹识别 | 第49-60页 |
6.1 点扩展的标号方法 | 第49-50页 |
6.2 扫描法 | 第50页 |
6.3 本系统采用的基于扫描法的一种快速标号算法 | 第50-55页 |
6.4 边缘裂纹的处理 | 第55-56页 |
6.5 特征提取与识别 | 第56-60页 |
6.5.1 概述 | 第56页 |
6.5.2 面积的计算 | 第56-57页 |
6.5.3 周长的计算 | 第57页 |
6.5.4 本系统使用的特征提取方法 | 第57-60页 |
结束语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: | 第61-63页 |
致 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