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世界各国中等教育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

辽宁省抚顺市中考指标到校改革的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8页
引言第8页
第一章 问题的提出与解释第8-15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8-9页
   ·本研究的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·本研究的实践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·中考“指标到校”,有力于推进基础教育均衡第9页
       ·中考“指标到校”,能够从根本上治理城市择校和择校乱收费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·中考“指标到校”,也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必要的贡献第10页
     ·本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0页
   ·中考改革中“指标到校”研究概述第10-15页
     ·中考改革中“指标到校”的概念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·中考改革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·指标到校第11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概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·关于国外的中小学考核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·关于国外初中和高中的升学与素质教育第12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概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·我省“指标到校”是从90 年代初开始的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·安徽省铜陵市因成功解决择校难题而闻名全国第13页
       ·各地中考“指标到校”改革情况第13-15页
第二章 辽宁省抚顺市中考改革中“指标到校”改革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第15-35页
   ·抚顺市及抚顺市中考“指标到校”改革简介第15-20页
     ·抚顺市简介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抚顺市教育简介及近年来的中考改革进程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抚顺市1998 年至2007 年中考“指标到校”情况第17-20页
   ·研究设计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确定抽样调查标准及对象第20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 ·调查结果分析第22页
   ·辽宁省抚顺市中考改革中“指标到校”改革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第22-35页
     ·抚顺市“指标到校”省重点高中教师问卷调查分析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抚顺市初中教师、学生、家长问卷和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校领导访谈调查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·本地区中考改革中“指标到校”改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27-35页
       ·“指标到校”是现阶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好方法,但只是措施之一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·“指标到校”的百分比确定在多少才是最科学的?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·下延分数线在什么范围才更合理?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·“区域性降分”能否成为“全市统一下延分数线”的过渡手段?第34-35页
第三章 中考改革中指标到校改革研究的思考第35-40页
   ·“指标到校”这一中考制度改革的实践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有关公平第35页
     ·有关比例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有关下延分数线第36页
   ·“指标到校”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·“指标到校”有可能带来平均主义第36页
     ·“指标到校”有可能滋长懒惰主义第36-37页
     ·“指标到校”有可能产生不正之风第37页
   ·对未来基础教育的构想与展望第37-40页
     ·“考”与“学”的理想状态第37-38页
     ·考试与“人的全面发展”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·中考中招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38页
       ·中考中招应当体现良好的基础教育导向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强化政府职能,建立公平和谐的社会制度第39-40页
结语第40-41页
Abstract第41-42页
致谢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6页
附录第46-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方法的研究
下一篇:“以生为本”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--以铁岭市高级中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