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--教师、班主任论文

“以生为本”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--以铁岭市高级中学为例

中文摘要第1页
一、问题的提出第5-8页
 (一) 选题的背景第5-6页
  1. 传统高中班级管理的弊端第5-6页
  2. 本研究的意义第6页
 (二)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6-8页
  1. 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6-7页
  2. 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7-8页
二、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第8-9页
 (一) 研究方法第8-9页
  1. 文献法第8页
  2. 问卷法第8页
  3. 访谈法第8-9页
 (二) 研究过程第9页
三、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9-11页
 (一) 相关概念第9页
  1. 班级管理第9页
  2. “以生为本”的班级管理第9页
  3. 策略第9页
 (二) 理论基础第9-11页
  1.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第9-10页
  2. 麦格雷戈的“X·Y理论第10页
  3. 勒温的团体动力理论第10-11页
四、高中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第11-20页
 (一) 高中班级管理的现状第11-16页
 (二) 高中班级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第16-20页
  1. 不良社会环境对班级管理产生消极影响第16页
  2. 学校管理弊端对班级管理的负面影响第16-17页
  3. 班主任教育观念滞后,缺乏班级管理所需理论知识第17-19页
  4. 在班级管理中忽视高中生的生理、心理发展规律第19-20页
五、“以生为本”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第20-27页
 (一) 实行“以生为本”的高中班级管理的前提第20-21页
  1.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,接纳尊重每一名学生第20页
  2. 树立科学的人才观,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第20-21页
  3. 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,满足学生的需要第21页
  4. 树立发展性评价观,多元评价学生第21页
 (二) “以生为本”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第21-27页
  1. 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的策略第21-22页
  2. 建立“以生为本”的班级制度的策略第22-23页
  3. 推行自主式班级管理的策略第23-24页
  4. 实施网络式班级管理的策略第24-25页
  5. 使用有效激励手段的策略第25-27页
结语第27-28页
英文摘要第28-29页
注释第29-30页
参考文献第30-32页
附录第32-35页
致谢第35页

论文共3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辽宁省抚顺市中考指标到校改革的研究
下一篇:中学数学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