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一、研究的背景 | 第9-11页 |
(一)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| 第9页 |
(二)高等教育模式的变革 | 第9-10页 |
(三)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一)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| 第11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(一)文献研究法 | 第12页 |
(二)调查研究法 | 第12页 |
四、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2-19页 |
(一)成人学习理论 | 第12-14页 |
(二)非正式学习理论 | 第14-16页 |
(三)有效教学理论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 | 第19-28页 |
一、高等学校教师 | 第19页 |
二、艺术学科 | 第19-20页 |
三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| 第20-28页 |
(一)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能力 | 第20-22页 |
(二)教育技术能力的要素分析 | 第22-26页 |
(三)高校艺术学科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国内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途径研究综述 | 第28-37页 |
一、国内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途径研究综述 | 第28-32页 |
(一)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探索 | 第28-29页 |
(二)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研究 | 第29-32页 |
二、国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途径研究综述 | 第32-37页 |
(一)对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研制的研究 | 第32-34页 |
(二)教师教育技术发展模式的研究 | 第34-37页 |
第四章 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 | 第37-56页 |
一、调查对象与内容 | 第37-39页 |
(一)调查对象与方法 | 第37页 |
(二)问卷编制 | 第37-39页 |
二、高校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 | 第39-51页 |
(一)工具与应用维度分析 | 第39-42页 |
(二)资源与管理维度分析 | 第42-44页 |
(三)教学与设计维度分析 | 第44-45页 |
(四)绩效与发展维度分析 | 第45-46页 |
(五)教育技术能力各维度总体分析 | 第46-48页 |
(六)教育技术能力各维度学科分析 | 第48-51页 |
三、高校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| 第51-56页 |
(一)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存在不均衡性 | 第52-53页 |
(二)教师对教育技术本质理解欠缺 | 第53-54页 |
(三)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途径单一 | 第54-56页 |
第五章 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策略分析 | 第56-63页 |
一、教师层面 | 第56-57页 |
二、学校层面 | 第57-61页 |
(一)营造支持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软件环境 | 第57页 |
(二)建立利于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学习共同体 | 第57-58页 |
(三)设立激励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奖惩制度 | 第58页 |
(四)创设促进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有效氛围 | 第58-59页 |
(五)完善促进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校本教研 | 第59-61页 |
三、社会层面 | 第61-63页 |
结语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附录 | 第68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、论文 | 第73-74页 |
后记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