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当代中国高校大学生信仰危机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引言第10-21页
 一、 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二、 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(一) 理论意义第11页
  (二) 现实意义第11-12页
 三、 研究现状第12-18页
 四、 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五、 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六、 创新和不足第20-21页
一、 信仰与信仰危机第21-32页
 (一) 信仰及其概述第21-28页
  1、 信仰的涵义第21-22页
  2、 信仰的特性第22-24页
  3、 信仰的分类第24-26页
  4、 信仰的功能第26-28页
 (二) 信仰的发生发展第28-30页
  1、 信仰对象第28页
  2、 信仰原因第28-29页
  3、 信仰保障第29-30页
  4、 信仰结果第30页
 (三) 信仰危机第30-32页
二、 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分析第32-36页
 (一) 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第32-33页
  1、 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第32页
  2、 当代大学生选择信仰的态度是理性和谨慎的第32-33页
  3、 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具有不稳定性和多样化的趋势第33页
 (二) 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表现第33-36页
  1、 信仰主体性迷失导致信仰选择的功利化、世俗化和非理性化第34-35页
  2、 作为主导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立场不坚定,有动摇倾向第35页
  3、 作为主体信仰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被弱化,甚至被否定第35-36页
三、 大学生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第36-48页
 (一) 主观因素: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1、 身体素质第36页
  2、 心理素质第36-37页
  3、 思想文化素质第37页
 (二) 教育因素:传统信仰教育的缺陷和不足第37-39页
  1、 信仰教育的理念滞后、目标不明确第37-38页
  2、 信仰教育内容空洞、脱离实际第38-39页
  3、 信仰教育方法不当、效果不理想第39页
 (三) 社会现实因素:社会转型对大学生信仰的挑战第39-45页
  1、 经济转型对大学生信仰形成的挑战第40-42页
  2、 政治转型对大学生信仰形成的挑战第42-43页
  3、 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信仰形成的冲击第43-45页
 (四) 大众传媒因素:网络发展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第45-48页
  1、 过度的网络依赖和迷恋,导致大学生理想、信念和自我的迷失第46页
  2、 网络信息污染影响大学生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,加剧大学生选择正确信仰和价值观念的复杂性第46-48页
四、 解决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路径选择第48-55页
 (一) 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,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第48-49页
 (二) 树立“以人为本”的科学信仰观,确立大学生信仰的主体地位第49-51页
 (三) 坚持信仰教育理论联系实际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、价值与需求相结合第51-52页
 (四) 积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第52-55页
结论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9页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、论文第59-60页
后记第60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策略研究--以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为例
下一篇:初中语文复习方法初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