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. 绪论 | 第8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8-9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9页 |
·创新点 | 第9-10页 |
2. 文献综述 | 第10-19页 |
·导论 | 第10页 |
·跨国公司概念界定 | 第10页 |
·对外直接投资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0-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角色 | 第12-13页 |
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类型 | 第13页 |
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必要性 | 第13页 |
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功能与作用 | 第13-14页 |
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区位选择 | 第14-15页 |
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效应 | 第15-16页 |
·如何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 | 第16页 |
·总部经济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| 第16-19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7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7-19页 |
3. 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现状 | 第19-36页 |
·背景 | 第19-20页 |
·上海的客观实际 | 第20-23页 |
·上海自身的实力 | 第20-22页 |
·长三角地区的有力支持 | 第22-23页 |
·上海的主观努力 | 第23-24页 |
·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特征分析 | 第24-32页 |
·从母公司来源国家或地区角度 | 第25-27页 |
·从母公司所属行业角度 | 第27-28页 |
·从地区总部级别角度 | 第28-30页 |
·从地区总部办公地址所在区县角度 | 第30-31页 |
·从地区总部是新设还是迁入角度 | 第31-32页 |
·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| 第32-36页 |
·北京吸引地区总部的情况 | 第32-33页 |
·香港吸引地区总部的情况 | 第33-34页 |
·新加坡吸引地区总部的情况 | 第34-36页 |
4. 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| 第36-56页 |
·假设部分 | 第36-40页 |
·税收贡献效应 | 第36-37页 |
·涉外企业所得税部分 | 第36-37页 |
·个人所得税部分 | 第37页 |
·产业乘数效应 | 第37-38页 |
·消费带动效应 | 第38-39页 |
·劳动就业效应 | 第39-40页 |
·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部分 | 第40-41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4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论证部分 | 第41-53页 |
·税收贡献效应 | 第41-45页 |
·涉外企业所得税部分 | 第41-43页 |
·个人所得税部分 | 第43-45页 |
·产业乘数效应 | 第45-47页 |
·消费带动效应 | 第47-52页 |
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部分 | 第47-50页 |
·第三产业生产总值部分 | 第50-52页 |
·劳动就业效应 | 第52-53页 |
·分析讨论部分 | 第53-56页 |
5. 对于上海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竞争分析和建议 | 第56-58页 |
·上海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竞争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对于上海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建议 | 第57-58页 |
·人的因素方面 | 第57页 |
·基础设施因素及市场因素方面 | 第57页 |
·金融因素方面及其他 | 第57-58页 |
6. 结论 | 第58-63页 |
附录 | 第63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9页 |
后记 | 第89-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