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交通事故规律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| ·研究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重要现实意义 | 第9-12页 |
| ·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性 | 第9-12页 |
| ·研究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必要性 | 第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| 第12-14页 |
| ·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概况总结 | 第14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4-16页 |
| 第二章 甘肃省交通事故规律分析 | 第16-27页 |
| ·总述 | 第16页 |
| ·甘肃交通安全管理状况 | 第16-18页 |
| ·甘肃省简介 | 第16-17页 |
| ·近年来甘肃的交通安全管理状况 | 第17-18页 |
| ·交通事故时间分布规律 | 第18-21页 |
| ·星期和月分布规律 | 第18-20页 |
| ·24小时分布规律 | 第20-21页 |
| ·交通事故空间分布规律 | 第21-24页 |
| ·交通事故在各种类型路段路口上的分布 | 第21-22页 |
| ·交通事故在各种类型道路上的分布 | 第22-24页 |
| ·事故形态规律 | 第24-25页 |
| ·死亡人员年龄分布规律 | 第25页 |
| ·死亡人员类型分布规律 | 第25-26页 |
| ·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第三章 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7-36页 |
| ·总述 | 第27页 |
| ·人的因素 | 第27-30页 |
| ·机动车驾驶人因素 | 第27-29页 |
| ·非机动车驾驶人因素 | 第29-30页 |
| ·行人乘车人因素 | 第30页 |
| ·车辆因素 | 第30页 |
| ·道路因素 | 第30-33页 |
| ·道路类型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| ·道路线型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| ·路面状况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| 第33页 |
| ·交通环境因素 | 第33-34页 |
| ·交通控制方式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| 第34页 |
| ·气候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| 第34页 |
| ·小结 | 第34-36页 |
| 第四章 甘肃省交通事故预防对策 | 第36-53页 |
| ·总述 | 第36页 |
| ·预防交通事故的原则 | 第36-41页 |
| ·交通事故可预防原则 | 第36-37页 |
| ·防患于未然原则 | 第37-38页 |
| ·根除交通事故可能原因的原则 | 第38-39页 |
| ·综合治理的原则 | 第39-41页 |
| ·甘肃省交通事故预防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2页 |
| ·预防体系失控 | 第41页 |
| ·预防源头失准 | 第41页 |
| ·预防管理空白 | 第41-42页 |
| ·预防时间滞后 | 第42页 |
| ·预防措施落后 | 第42页 |
| ·建立交通事故三级预防机制 | 第42-48页 |
| ·一级预防:消除源头事故因素 | 第43-46页 |
| ·二级预防:防止事故成形 | 第46页 |
| ·三级预防:防止事故的转化 | 第46-48页 |
| ·典型事故黑点治理 | 第48-52页 |
| ·兰临高速公路新七道梁段 | 第48-49页 |
| ·国道312线乌鞘岭至龙沟桥段 | 第49-50页 |
| ·天巉公路K63-K75公里 | 第50页 |
| ·兰州市北滨河路雁滩大桥至中立桥路段 | 第50-51页 |
| ·省道201线114公里至132公里 | 第51-52页 |
| ·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