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中文摘要 | 第10-12页 |
绪论 | 第12-16页 |
第一章 研究基础 | 第16-22页 |
·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语言学与翻译的共赢关系 | 第17-20页 |
·文本与语篇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对等理论概述 | 第22-30页 |
·雅各布森的差异中的对等 | 第23-24页 |
·奈达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 | 第24-27页 |
·卡特福特的语篇对等 | 第27-30页 |
第三章 基于文本功能的对等翻译 | 第30-46页 |
·文本功能 | 第30-33页 |
·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类型学 | 第33-35页 |
·赖斯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类型学 | 第35-40页 |
·翻译标准:基于文本功能的对等 | 第40-46页 |
·主要翻译标准综述 | 第40-42页 |
·对基于文本功能对等翻译标准的描述 | 第42-46页 |
第四章 旅游文本 | 第46-62页 |
·旅游文本的特点 | 第47-51页 |
·旅游文本的功能 | 第51-53页 |
·英汉旅游文本比较 | 第53-62页 |
·简洁的直线型结构与繁复的螺旋型结构 | 第54-56页 |
·意合与形合 | 第56-58页 |
·文本与读者的距离:对第二人称选择与对第三人称的偏爱 | 第58-62页 |
第五章 汉语旅游文本翻译:实现基于文本功能的对等 | 第62-74页 |
·呼吁功能对等的实现:以读者为中心 | 第62-65页 |
·信息功能对等的实现: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 | 第65-70页 |
·增添相关文化背景信息 | 第66-68页 |
·删减低价值文化信息 | 第68-70页 |
·表达功能对等的实现:符合读者的审美情趣 | 第70-74页 |
结论 | 第74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6-87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