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侧风环境下铁路客运列车速度限值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强侧风下车辆速度限值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3页 |
·章节划分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强侧风下客车的气动力计算 | 第15-27页 |
·列车气动力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| 第15-24页 |
·列车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计算简介 | 第15-16页 |
·数值计算基本控制方程 | 第16-18页 |
·计算模型和计算区域 | 第18-19页 |
·边界条件及计算网格 | 第19-20页 |
·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车速、风速与气动力的函数关系 | 第21-24页 |
·可信度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数值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数值计算结果与实车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强侧风下客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计算结果 | 第27-53页 |
·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理论 | 第27-36页 |
·客车车辆系统运动方程 | 第28-31页 |
·轮轨系统坐标系及其变换 | 第31-33页 |
·轮轨空间接触几何关系 | 第33-34页 |
·轮轨接触力 | 第34-36页 |
·强侧风下客车的动力学实体模型 | 第36-46页 |
·ADAMS/Rail仿真软件介绍 | 第36-37页 |
·车辆的基本参数 | 第37-39页 |
·建立车辆实体模型 | 第39-41页 |
·线路模型的选取 | 第41-43页 |
·轮轨接触关系的选取 | 第43-45页 |
·模型预载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计算仿真分析工况的选取 | 第46-48页 |
·曲线轨道的设定 | 第46页 |
·风载荷谱的加载方式 | 第46-48页 |
·车辆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2页 |
·风速不变时动力学参数的分析与比较 | 第48-49页 |
·不同风速时动力学参数的分析与比较 | 第49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强侧风下客车的动态稳定性试验 | 第53-59页 |
·试验研究方法 | 第53-54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54-56页 |
·轮轨力波形 | 第54-55页 |
·轮重减载率和倾覆系数 | 第55-56页 |
·轮轴横向力 | 第56页 |
·实车试验和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比较 | 第56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五章 强侧风下客车速度限值结果及分析 | 第59-72页 |
·基于倾覆稳定性的列车速度限值结果 | 第59-63页 |
·直线上速度限值结果及比较 | 第59-60页 |
·曲线上速度限值结果及比较 | 第60-62页 |
·倾覆力矩占回复力矩的比例 | 第62页 |
·车速与临界风速之间的关系 | 第62-63页 |
·基于轮重减载的列车速度限值结果 | 第63-67页 |
·直线上速度限值结果及比较 | 第64页 |
·曲线上速度限值结果及比较 | 第64-66页 |
·车速与临界风速之间的关系 | 第66-67页 |
·基于车窗的列车速度限值结果 | 第67-69页 |
·强侧风下列车速度限值结果及分析 | 第69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72-74页 |
·研究工作总结 | 第72-73页 |
·建议和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9页 |
附录 程序 | 第79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