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21页 |
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第二节 研究综述 | 第9-17页 |
一、关于"模式"的综述 | 第9-10页 |
二、关于"教学模式"的综述 | 第10-16页 |
三、关于"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"的综述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概念界定 | 第17-19页 |
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 | 第19页 |
一、能完善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 | 第19页 |
二、运用教学模式研究的成果提高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 | 第19页 |
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我国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的现实分析 | 第21-27页 |
第一节 我国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的现状 | 第21-23页 |
一、只重理论知识的传承,忽视实践应用型知识 | 第21-22页 |
二、以教材为中心,忽视课堂实际训练 | 第22-23页 |
三、重视掌握系统理论,忽视社会实践 | 第23页 |
第二节 原因探析 | 第23-27页 |
一、培养目标定位不明 | 第24页 |
二、专业特色不突出 | 第24-25页 |
三、教育观念落后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新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TTP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问题 | 第27-36页 |
第一节 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TTP教学模式的本质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TTP教学模式的结构 | 第28-30页 |
第三节 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TTP教学模式的功能 | 第30-31页 |
第四节 新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TTP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| 第31-36页 |
一、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| 第31-32页 |
二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32-33页 |
三、教学设计理论 | 第33-34页 |
四、创造教育理论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新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TTP教学模式的实施 | 第36-52页 |
第一节 新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TTP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| 第36-38页 |
一、主体性原则 | 第36-37页 |
二、实践性原则 | 第37页 |
三、问题性原则 | 第37页 |
四、创造性原则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新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TTP教学模式的运行方法 | 第38-42页 |
一、明确目标,注重实践应用型理论的传授 | 第38-39页 |
二、创设情境,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| 第39-40页 |
三、实际训练,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| 第40-41页 |
四、讨论总结,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 | 第41-42页 |
五、社会实践,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| 第42页 |
第三节 新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TTP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| 第42-52页 |
一、更新教育观念,注重培养教育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| 第42-45页 |
二、改进教学方法 | 第45-48页 |
三、提高教师素质 | 第48-51页 |
四、改革教学管理体制,建立创新机制 | 第51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附录 | 第56-57页 |
后记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