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0页 |
·汽车零部件产品拆卸回收研究的重要性 | 第8-10页 |
·汽车零部件产品拆卸回收研究的背景 | 第8-9页 |
·国际社会对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关切 | 第9页 |
·绿色制造技术 | 第9-10页 |
·汽车零部件拆卸回收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·产品拆卸回收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国外汽车产品拆卸回收应用情况 | 第13-14页 |
·我国汽车产品拆卸回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汽车变速器的拆卸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变速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 | 第15-16页 |
·汽车变速器拆卸问题研究分析 | 第16-17页 |
·汽车零部件拆卸回收过程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| 第17-18页 |
·课题的提出、本文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| 第18-20页 |
·课题的来源 | 第18页 |
·本文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面向拆卸和回收的产品设计准则 | 第20-26页 |
·绿色设计 | 第20-21页 |
·拆卸的基本概念 | 第21-22页 |
·面向拆卸和回收的设计 | 第22-26页 |
·面向回收设计的特点及准则 | 第22-24页 |
·面向拆卸设计的特点及准则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汽车变速器产品拆卸信息建模 | 第26-37页 |
·汽车变速器产品结构及装配模型 | 第26-27页 |
·汽车变速器产品装配树 | 第26-27页 |
·汽车变速器产品模型 | 第27页 |
·产品的拆卸信息 | 第27-29页 |
·产品拆卸信息表达方式 | 第29-30页 |
·产品零件间关联的类型及判断方法 | 第30-32页 |
·零件间相互关联的几种类型 | 第30-31页 |
·零件间相互关系的判断 | 第31-32页 |
·图的矩阵表示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拆卸信息建模 | 第34-37页 |
第4章 基于Petri网的汽车变速器产品拆卸序列生成及评价 | 第37-60页 |
·拆卸模型分析方法 | 第37-39页 |
·无向图模型 | 第37-38页 |
·有向图模型 | 第38页 |
·AND/OR图模型 | 第38页 |
·Petri网模型 | 第38-39页 |
·模型之间的对比分析 | 第39页 |
·Petri网基本原理 | 第39-42页 |
·Petri网基本定义 | 第40页 |
·Petri网基本规则 | 第40-41页 |
·Petri网基本特点 | 第41页 |
·Petri网建模方法 | 第41-42页 |
·产品的稳定图模型分析和建立 | 第42-44页 |
·汽车变速器产品的部件自动识别 | 第44-47页 |
·基于Petri网的汽车变速器产品拆卸模型建立 | 第47-54页 |
·汽车变速器产品拆卸Petri网模型的建立 | 第47-48页 |
·汽车变速器产品Petri网模型的智能生成算法 | 第48-54页 |
·汽车变速器产品的拆卸路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| 第54-60页 |
·卸路径评价指标和主要影响因素 | 第54-56页 |
·拆卸路径评价方法分析 | 第56-60页 |
第5章 汽车变速器产品拆卸回收分析软件开发 | 第60-63页 |
·软件系统框架 | 第60-61页 |
·软件系统的开发 | 第61-62页 |
·软件系统应用 | 第62-63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·总结 | 第63-64页 |
·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