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10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| 第2章 本文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4-34页 |
| ·企业竞争力理论 | 第14-24页 |
| ·企业竞争力的定义 | 第14-17页 |
| ·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解释 | 第17-23页 |
| ·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| 第23-24页 |
| ·系统论 | 第24-27页 |
| ·系统的含义及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| 第24-26页 |
| ·系统思想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| 第26-27页 |
| ·系统论对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启示与借鉴 | 第27页 |
| ·可重构理论 | 第27-30页 |
| ·企业模块化理论 | 第30-34页 |
| ·模块和模块化 | 第30-31页 |
| ·模块化的意义 | 第31页 |
| ·企业模块化理论的应用研究 | 第31-33页 |
| ·企业模块化理论对本文的启示与借鉴 | 第33-34页 |
| 第3章 企业可重构竞争能力——企业竞争力研究的新视角 | 第34-42页 |
| ·企业可重构竞争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| 第34-39页 |
| ·企业可重构竞争能力的概念 | 第34-35页 |
| ·企业可重构竞争能力的组成层次 | 第35-37页 |
| ·企业可重构竞争能力的表现形式 | 第37-39页 |
| ·企业可重构竞争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| 第39-40页 |
| ·企业可重构竞争能力应用的前提——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| 第40-42页 |
| ·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 | 第40页 |
| ·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可重构竞争能力的关系 | 第40-42页 |
| 第4章 企业可重构竞争能力的重构动因 | 第42-48页 |
| ·外部动因 | 第42-44页 |
| ·消费需求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 | 第42页 |
| 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| 第42-43页 |
| ·科技发展日益迅速 | 第43页 |
| ·政府政策、法律法规的变化 | 第43-44页 |
| ·社会文化的多元化 | 第44页 |
| ·内部动因 | 第44-48页 |
| ·系统组织结构具有的“三大特性” | 第44-46页 |
| ·人员创新 | 第46-48页 |
| 第5章 企业可重构竞争能力的重构过程及方法 | 第48-58页 |
| ·企业可重构竞争能力的重构过程 | 第48-50页 |
| ·企业可重构竞争能力的重构方法 | 第50-56页 |
| ·模块化分解——寻找基本竞争单元 | 第51-53页 |
| ·模块化集成——界定基本竞争单元并制定明确的设计规则 | 第53页 |
| ·重构的具体方法 | 第53-56页 |
| ·重构案例分析 | 第56-58页 |
| 结论 | 第58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| 第63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