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2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12-16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| ·前人的研究成果 | 第12-14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目的、意义及内容 | 第14-16页 |
| 第2章 中小企业及其服务体系的涵义 | 第16-22页 |
| ·中小企业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| ·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| 第17-19页 |
| ·中小企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| 第17-18页 |
| ·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| 第18-19页 |
| ·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含义 | 第19-22页 |
| ·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参与机构 | 第20页 |
| ·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运行模式 | 第20页 |
| ·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2页 |
| 第3章 国外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运行模式的成功经验及借鉴 | 第22-35页 |
| ·美国的小企业服务体系运行模式及借鉴 | 第22-26页 |
| ·美国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参与机构 | 第23-24页 |
| ·美国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 | 第24-25页 |
| ·经验借鉴 | 第25-26页 |
| ·德国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运行模式及借鉴 | 第26-30页 |
| ·德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参与机构 | 第27-28页 |
| ·德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 | 第28-29页 |
| ·经验借鉴 | 第29-30页 |
| ·日本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运行模式及借鉴 | 第30-35页 |
| ·日本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参与机构 | 第31-32页 |
| ·日本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 | 第32-34页 |
| ·经验借鉴 | 第34-35页 |
| 第4章 中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| 第35-41页 |
| ·中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| 第35-37页 |
| ·法律推动 | 第35-36页 |
| ·城市试点 | 第36页 |
| ·协会设立 | 第36-37页 |
| ·逐层推进 | 第37页 |
| ·中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7-41页 |
| ·政策环境不公 | 第37-38页 |
| ·竞争秩序不规范 | 第38页 |
| ·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的首要问题 | 第38-39页 |
| ·中介服务市场不完善 | 第39-41页 |
| 第5章 中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运行模式的实证研究 | 第41-54页 |
| ·中国典型城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运行模式实证比较 | 第41-43页 |
| ·调研样本总体概况 | 第41页 |
| ·问卷设计 | 第41-42页 |
| ·数据获得和统计分析方法说明 | 第42-43页 |
| ·中国典型城市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运行模式运作效果的评价 | 第43-54页 |
| ·服务提供商(供给方)的评估 | 第43-46页 |
| ·企业(需方)的评估 | 第46-49页 |
| ·运行效果的评价 | 第49-54页 |
| 第6章 构建和完善中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运行模式 | 第54-66页 |
| ·政府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中主要的政策导向 | 第54-56页 |
| ·营造竞争有序的政策环境 | 第54-55页 |
| ·实施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| 第55页 |
| ·政府应由直接扶持转为间接扶持 | 第55-56页 |
| ·中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运行模式框架设计 | 第56-59页 |
| ·参与机构 | 第56-58页 |
| ·运作思路 | 第58页 |
| ·组织框架 | 第58-59页 |
| ·完善中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主要服务内容 | 第59-66页 |
| ·法律法规服务 | 第59-61页 |
| ·资金融通服务 | 第61-62页 |
| ·技术创新服务 | 第62-63页 |
| ·人才开发服务 | 第63-64页 |
| ·市场拓展服务 | 第64-65页 |
| ·信息咨询服务 | 第65-66页 |
| 结论 | 第66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| 第72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