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超临界机组燃水比控制策略研究
摘要 | 第1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2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7-9页 |
·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 | 第9-10页 |
·燃水比控制策略研究 | 第9-10页 |
·燃水比调节信号研究 | 第10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特性分析 | 第12-25页 |
·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特性 | 第12-15页 |
·直流炉工作原理 | 第12页 |
·直流炉静态特性 | 第12-13页 |
·直流炉动态特性 | 第13-15页 |
·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的控制特点 | 第15-17页 |
·直流锅炉控制中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·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特点 | 第16-17页 |
·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燃水比控制 | 第17-19页 |
·燃水比控制任务 | 第17-18页 |
·燃水比调节的反馈信号 | 第18-19页 |
·国电泰州超超临界直流炉概要 | 第19-25页 |
·泰州超超临界直流炉介绍 | 第19-20页 |
·泰州电厂燃水比调节特点 | 第20-25页 |
第三章 多变量系统解耦内模控制 | 第25-37页 |
·引言 | 第25-26页 |
·内模控制基本原理 | 第26-32页 |
·内模控制结构及其等价形式 | 第26-28页 |
·内模控制的主要性质 | 第28-29页 |
·对偶稳定性 | 第28页 |
·理想控制器特性 | 第28-29页 |
·零稳态偏差特性 | 第29页 |
·内模控制的实现问题 | 第29-30页 |
·内模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设计示例(一阶加纯滞后过程) | 第31-32页 |
·多变量系统解耦内模控制 | 第32-37页 |
·解耦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多变量解耦内模控制结构 | 第33-35页 |
·设计示例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多变量内模控制在燃水比调节中的应用研究 | 第37-50页 |
·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燃料给水系统辨识建模 | 第37-43页 |
·辨识方法介绍 | 第37-38页 |
·原始数据处理 | 第38页 |
·直流锅炉燃料给水系统建模 | 第38-43页 |
·多变量IMC燃水比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| 第43-50页 |
·80%负荷下控制系统位置跟随性能比较 | 第45-47页 |
·80%负荷下控制系统抗干扰性能比较 | 第47-48页 |
·变负荷情况下控制系统鲁棒性比较 | 第48-5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
·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总结 | 第50页 |
·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展望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附录 | 第57-63页 |
泰州超超临界机组典型工况下运行数据 | 第57-63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