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·课题概述 | 第8-9页 |
·课题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本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 | 第11-21页 |
·数字化变电站相关理论 | 第11-13页 |
·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背景及特征 | 第11页 |
·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关键技术 | 第11-13页 |
·非常规互感器 | 第12页 |
·智能断路器 | 第12页 |
·集成型智能开关设备 | 第12-13页 |
·IEC61850标准概述 | 第13-15页 |
·IEC61850结构体系 | 第13-14页 |
·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时间模型及其同步模型 | 第14-15页 |
·开发基于IEC61850标准的智能同步装置的必要性 | 第15-17页 |
·系统运行对时间同步精度的要求 | 第15-16页 |
·现存对时方式的局限性 | 第16页 |
·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对对时精度提出要求 | 第16-17页 |
·IEEE 1588的应用分析 | 第17-21页 |
·IEEE 1588在变电站内的应用分析 | 第17-19页 |
·IEEE 1588在全网中的应用分析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现存几种对时方式及IEEE1588理论分析与比较 | 第21-33页 |
·GPS对时方式 | 第21-23页 |
·串行报文对时 | 第22页 |
·串行报文与脉冲对时 | 第22-23页 |
·IRIG-B时钟码对时 | 第23页 |
·网络时钟同步协议对时方式 | 第23-27页 |
·各种网络时钟同步协议 | 第24页 |
·NTP协议简介 | 第24页 |
·NTP的工作模式 | 第24-25页 |
·NTP的工作原理 | 第25-27页 |
·网络时间服务的层状结构 | 第25页 |
·NTP协议的对时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SNTP对时方式 | 第27页 |
·IEEE1588对时方式 | 第27-32页 |
·IEEE1588对时协议简介 | 第27-28页 |
·IEEE1588的特点 | 第28页 |
·IEEE1588时钟同步系统结构 | 第28-29页 |
·IEEE1588时钟同步方式实现 | 第29-32页 |
·偏移测量阶段 | 第30-31页 |
·延迟测量阶段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IEEE1588对时协议在智能同步装置中的实现方案 | 第33-48页 |
·智能同步装置实现方案设计 | 第33-34页 |
·项目研究主要内容 | 第33页 |
·智能同步装置设计方案 | 第33-34页 |
·同步时钟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要求 | 第34页 |
·IEEE1588协议实现方案设计 | 第34-38页 |
·IEEE1588的实现方式 | 第34-35页 |
·IEEE1588协议基本架构 | 第35-36页 |
·硬件结构描述 | 第36-37页 |
·方案特点 | 第37-38页 |
·软件方案设计 | 第38-45页 |
·时钟的状态改变机制 | 第38-40页 |
·最佳主时钟算法模块设计 | 第40-43页 |
·数据集比较模块 | 第40-42页 |
·状态决断算法模块 | 第42-43页 |
·报文发送接收模块设计 | 第43-44页 |
·时钟校准模块的设计 | 第44-45页 |
·系统优化方案 | 第45-47页 |
·加权最小二乘法 | 第45-47页 |
·补偿值的求取 | 第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功能验证及结论 | 第48-51页 |
·功能验证 | 第48-49页 |
·试验验证 | 第48页 |
·运行验证 | 第48-49页 |
·结论 | 第49-50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