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聚类分析的农村公路事故黑点识别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7页 |
1.2.1 道路事故黑点识别的研究 | 第10-12页 |
1.2.2 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2.3 聚类分析在交通黑点识别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1.2.4 农村道路安全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7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基于网格聚类的道路单元划分 | 第21-29页 |
2.1 传统道路单元划分 | 第21-22页 |
2.2 基于网格聚类的单元划分 | 第22-26页 |
2.3 实例处理 | 第26-2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基于主成分聚类的事故黑点识别 | 第29-43页 |
3.1 主成分分析法 | 第29-32页 |
3.1.1 主成分适用于农村公路的原因 | 第29-30页 |
3.1.2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路 | 第30-32页 |
3.2 基于主成分聚类的实验设计 | 第32-42页 |
3.2.1 指标数据选取及规格化 | 第33-35页 |
3.2.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事故数据处理 | 第35-38页 |
3.2.3 基于改进K-Means的事故单元聚类 | 第38-42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基于模糊聚类的黑点成因识别 | 第43-57页 |
4.1 模糊聚类的定义及原理 | 第43-44页 |
4.2 基于平方和修正以及权熵改进的模糊聚类方法 | 第44-46页 |
4.2.1 改进方案 | 第44-45页 |
4.2.2 聚类有效性 | 第45-46页 |
4.3 基于模糊聚类的实验设计 | 第46-55页 |
4.3.1 选取黑点成因分析的数据和指标 | 第46页 |
4.3.2 具体事故成因分析 | 第46-50页 |
4.3.3 结果检验及分析 | 第50-5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7-60页 |
5.1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| 第57-59页 |
5.1.1 主要研究成果 | 第57-58页 |
5.1.2 主要创新点 | 第58-59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附录 | 第64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