玛曲弹唱口传文化的声学特征分析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摘要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5页 |
1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页 |
1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页 |
1.3 藏语语音学现状 | 第9-11页 |
1.4 玛曲弹唱口传文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5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6 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玛曲弹唱概况 | 第15-20页 |
2.1 玛曲县简介 | 第15-16页 |
2.2 玛曲弹唱的起源与传播 | 第16-17页 |
2.3 玛曲弹唱的表演形式 | 第17-18页 |
2.4 玛曲弹唱的音乐特征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实验方法 | 第20-22页 |
3.1 信号采集 | 第20页 |
3.2 录音文本的设计 | 第20页 |
3.3 发音人的选取 | 第20页 |
3.4 实验设备 | 第20页 |
3.5 注意事项 | 第20-22页 |
第四章 玛曲弹唱声学分析 | 第22-40页 |
《阿克班玛》歌词,简谱见附录1 | 第22页 |
4.1 基频分析 | 第22-26页 |
4.2 能量分析 | 第26-34页 |
4.2.1 整体分布 | 第27-29页 |
4.2.2 乐句 | 第29-32页 |
4.2.3 词汇 | 第32-34页 |
4.3 颤音时长分析 | 第34-36页 |
4.4 歌唱共振峰 | 第36-38页 |
4.5 小结 | 第38-40页 |
4.5.1 内容不同所体现出的不同点 | 第38页 |
4.5.2 男女生基频与能量的不同之处 | 第38-39页 |
4.5.3 歌唱共振峰特点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0-42页 |
5.1 结论 | 第40-41页 |
5.2 展望 | 第41-42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附录 | 第44-46页 |
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