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板IPO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防范研究--以LS公司为例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6-19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4 创新之处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1-27页 |
2.1 审计风险的相关理论 | 第21-23页 |
2.1.1 审计风险的定义 | 第21页 |
2.1.2 审计风险的特点 | 第21-23页 |
2.2 创业板IPO审计相关理论 | 第23-25页 |
2.2.1 创业板市场相关理论 | 第23页 |
2.2.2 IPO流程 | 第23-24页 |
2.2.3 IPO审计的特点 | 第24-25页 |
2.3 IPO审计风险相关理论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创业板公司IPO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| 第27-33页 |
3.1 审计客体角度的成因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1.1 不完善的治理结构 | 第27-28页 |
3.1.2 财务方面不规范 | 第28页 |
3.1.3 不规范的关联交易 | 第28-29页 |
3.1.4 持续盈利能力不足 | 第29页 |
3.2 审计主体角度成因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2.1 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| 第29-30页 |
3.2.2 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 | 第30页 |
3.2.3 会计师事务所丧失独立性 | 第30-31页 |
3.3 外部环境角度成因分析 | 第31-33页 |
第4章 LS公司IPO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| 第33-47页 |
4.1 公司基本情况 | 第33-35页 |
4.2 LS公司IPO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| 第35-47页 |
4.2.1 LS公司重大错报风险成因分析 | 第36-44页 |
4.2.2 LS公司检查风险成因分析 | 第44-47页 |
第5章 LS公司IPO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| 第47-55页 |
5.1 重大错报风险防范措施 | 第47-51页 |
5.1.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| 第47页 |
5.1.2 正确归集和分配研发费用 | 第47-49页 |
5.1.3 关注审计证据 | 第49页 |
5.1.4 明确在建工程确认固定资产的时点 | 第49-50页 |
5.1.5 规范关联交易 | 第50-51页 |
5.2 检查风险防范措施 | 第51-52页 |
5.2.1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| 第51-52页 |
5.2.2 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性 | 第52页 |
5.3 建议及启示 | 第52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