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摘要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背景性问题 | 第8-10页 |
第一节 格鲁吉亚的历史与人文特点 | 第8页 |
第二节 《第七交响曲》创作背景介绍 | 第8-10页 |
第二章 调式与旋律 | 第10-28页 |
第一节 乐曲中的调式特征 | 第10-13页 |
第二节 多样化调性连接方式 | 第13-16页 |
第三节 作品中调式音阶的多样性 | 第16-17页 |
第四节 旋律在作品中的重要性体现 | 第17-22页 |
第五节 核心乐思在交响曲中的贯穿发展 | 第22-28页 |
第三章 和弦结构 | 第28-33页 |
第一节 非三度叠置和弦结构 | 第28-31页 |
第二节 传统三度叠置和弦结构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和声进行 | 第33-40页 |
第一节 简单调性进行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复杂调性进行 | 第34-38页 |
第三节 《第七交响曲》的整体调性布局与结构特点 | 第38-40页 |
结论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后记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