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制糖工业论文--再制糖及糖果制造论文--各种糖果论文

包装对榛果威化巧克力保藏品质的影响及双重密封包装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18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巧克力的起源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榛果威化巧克力在国内的发展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、外对巧克力品质变化的研究概况第13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1.4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第17-18页
第二章 原包装榛果威化巧克力在包装过程及不同储存条件下的品质变化第18-36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材料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方法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热收缩包装过程巧克力品质及产品合格率的变化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储存期间巧克力重量增加情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 储存期间威化层的水分含量变化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4 四组储存及新鲜原糖巧克力穿刺硬度对比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5 四组储存及新鲜原糖巧克力内、外层巧克力总脂肪对比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6 四组储存及新鲜原糖巧克力的酸价、过氧化值对比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7 四组储存及新鲜原糖巧克力的微生物指标对比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8 四组储存及新鲜原糖巧克力的感官评价结果对比第25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5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热收缩包装过程巧克力品质及产品合格率的变化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储存期间巧克力重量增加情况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储存期间威化层的水分含量变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四组储存及新鲜原糖巧克力穿刺硬度对比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4.1 穿刺深度参数的确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4.2 穿刺速度参数的确定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4.3 不同储存条件下巧克力的穿刺硬度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四组储存及新鲜原糖巧克力内、外层巧克力总脂肪对比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四组储存及新鲜原糖巧克力的酸价、过氧化值对比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四组储存及新鲜原糖巧克力的微生物指标对比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四组储存及新鲜原糖巧克力的感官评价结果对比第33-3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4-36页
第三章 双重密封包装生产线设备参数的确定第36-4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6-37页
    3.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材料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PET包装材料密封测试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PET包装材料在热封合设备上的单因素试验优化参数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3 正交测试优化热封合参数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4 PE材料进行第二次密封的参数确定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5 POF热收缩炉收缩参数的优化第38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8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PET包装材料密封测试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单因素优化结果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热封参数的正交优化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PE包装膜进行二次密封的优化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POF热收缩炉温度的优化第44-45页
    3.4 新型包装材料的展望第4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四章 双重密封包装榛果威化巧克力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品质变化第46-6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6页
    4.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材料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方法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1 储存期间巧克力重量增加情况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2 储存期间威化层水分含量变化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3 四组储存巧克力穿刺硬度对比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4 四组储存巧克力内、外层总脂肪对比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5 四组储存巧克力的酸价、过氧化值对比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6 四组储存巧克力的微生物指标对比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7 四组储存巧克力的感官评价结果对比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8 双重密封包装与PCV包装及新鲜原糖巧克力的感官评价总分对比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9 双重密封包装与PVC包装及新鲜原糖巧克力的各感官指标差异性对比第49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评论第4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储存期间巧克力重量增加情况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储存期间威化层水分含量变化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四组储存巧克力穿刺硬度对比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四组储存巧克力内、外层总脂肪对比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四组储存巧克力的酸价、过氧化值对比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四组储存巧克力的微生物检测指标对比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四组储存巧克力的感官评价结果对比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双重密封包装与PVC包装及新鲜原糖巧克力的感官评价总分对比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9 双重密封包装与PVC包装及新鲜原糖巧克力的各感官指标差异性对比第61-6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64-65页
    5.2 论文创新之处第65页
    5.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9页
附录一:感官测试表第69-7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0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附件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东莞市某五金制品厂车间空气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
下一篇:耐储低盐半干罗非鱼的研制及货架期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