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9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1.1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要求 | 第9页 |
1.1.2 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兴起 | 第9-10页 |
1.1.3 小学数学高学段(4-6年级)对于图形的相关课程目标要求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4 文献综述 | 第12-21页 |
1.4.1 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研究 | 第12-18页 |
1.4.2 小学数学教学媒体应用的相关研究 | 第18-21页 |
1.5 研究假设 | 第21页 |
1.6 研究方法 | 第21-23页 |
1.6.1 教育实验法 | 第21-22页 |
1.6.2 课堂观察法 | 第22页 |
1.6.3 问卷调查法 | 第22页 |
1.6.4 访谈法 | 第22-23页 |
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| 第23-27页 |
2.1 理论基础 | 第23-25页 |
2.1.1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3页 |
2.1.2 沉浸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1.3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| 第24页 |
2.1.4 协作学习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2 概念界定 | 第25-27页 |
2.2.1 增强现实技术 | 第25-26页 |
2.2.2 教学媒体 | 第26-27页 |
3 小学数学图形教学应用增强现实技术的分析与设计 | 第27-35页 |
3.1 传统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应用特点与存在问题 | 第27-28页 |
3.1.1 传统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应用的特点 | 第27页 |
3.1.2 传统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7-28页 |
3.2 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优势与可行性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.1 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在小学图形教学中的优势 | 第28-29页 |
3.2.2 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| 第29页 |
3.3 增强现实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应用设计 | 第29-35页 |
3.3.1 教学流程模型 | 第29-33页 |
3.3.2 教学设计思路 | 第33-35页 |
4 实验研究 | 第35-40页 |
4.1 实验设计阶段 | 第35-38页 |
4.1.1 实验应用价值分析 | 第35页 |
4.1.2 实验环境 | 第35页 |
4.1.3 实验对象 | 第35-36页 |
4.1.4 变量分析 | 第36页 |
4.1.5 实验研究工具 | 第36-37页 |
4.1.6 实验材料 | 第37-38页 |
4.2 实验实施阶段 | 第38-40页 |
4.2.1 实验阶段安排 | 第38页 |
4.2.2 实验准备阶段 | 第38-39页 |
4.2.3 实验过程综述 | 第39-40页 |
5 实验结果与实验数据分析 | 第40-50页 |
5.1 数据分析 | 第40-47页 |
5.1.1 学生数学学习情绪的数据结果分析 | 第40-42页 |
5.1.2 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数据结果分析 | 第42-44页 |
5.1.3 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测试的结果分析 | 第44-47页 |
5.1.4 学生平时几何练习作业分数的结果分析 | 第47页 |
5.2 访谈分析 | 第47-50页 |
5.2.1 学生访谈 | 第47-48页 |
5.2.2 教师访谈 | 第48-50页 |
6 总结与反思 | 第50-54页 |
6.1 结论 | 第50页 |
6.2 建议 | 第50-52页 |
6.3 反思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: | 第54-57页 |
附录一: 空间想象能力测试卷 | 第57-65页 |
附录二: 学习情绪量表 | 第65-66页 |
附录三: 学习态度量表 | 第66-67页 |
附录四: 访谈提纲 | 第67-68页 |
附录五: 教学设计 | 第68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