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--以BL公司并购事件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导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外文献回顾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文献回顾 | 第13-14页 |
1.2.3 国内外文献评述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目标和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5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5 研究创新与不足 | 第18-19页 |
1.5.1 研究创新 | 第18页 |
1.5.2 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2 企业并购及财务风险相关理论 | 第19-25页 |
2.1 企业并购及其类型 | 第19-21页 |
2.1.1 企业并购的概念 | 第19页 |
2.1.2 企业并购的类型 | 第19-21页 |
2.2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类型 | 第21-22页 |
2.2.1 并购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 | 第21-22页 |
2.2.2 并购财务风险的类型 | 第22页 |
2.3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相关概念 | 第22-25页 |
2.3.1 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 | 第22-23页 |
2.3.2 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概念 | 第23-25页 |
3 国有企业并购的概况与财务风险分析 | 第25-36页 |
3.1 国有企业并购现状 | 第25-27页 |
3.2 国有企业并购特点 | 第27页 |
3.2.1 存在政府干预 | 第27页 |
3.2.2 产权边界不清晰 | 第27页 |
3.2.3 企业并购目标不明确 | 第27页 |
3.3 国有企业并购动因 | 第27-29页 |
3.3.1 规模经济效应 | 第27-28页 |
3.3.2 发挥国企的社会功能 | 第28-29页 |
3.3.3 扩宽海外市场 | 第29页 |
3.4 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| 第29-34页 |
3.4.1 并购准备阶段的财务风险 | 第29-31页 |
3.4.2 并购实施阶段的财务风险 | 第31-33页 |
3.4.3 并购整合阶段的财务风险 | 第33-34页 |
3.5 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| 第34-36页 |
3.5.1 缺乏并购风险控制意识 | 第34页 |
3.5.2 没有并购风险控制体系 | 第34-36页 |
4 国有企业并购各类财务风险控制 | 第36-41页 |
4.1 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内容 | 第36页 |
4.2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控制 | 第36-38页 |
4.2.1 促进中介机构的发展和完善 | 第36-37页 |
4.2.2 建立全面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体系 | 第37页 |
4.2.3 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| 第37-38页 |
4.2.4 增强谈判实力 | 第38页 |
4.3 并购融资风险控制 | 第38-39页 |
4.3.1 关注外部融资环境 | 第38页 |
4.3.2 合适的融资方式 | 第38-39页 |
4.3.3 降低融资成本 | 第39页 |
4.4 并购支付风险控制 | 第39-40页 |
4.4.1 设计最优支付结构 | 第39页 |
4.4.2 注重企业资金管理 | 第39-40页 |
4.5 并购整合风险控制 | 第40-41页 |
4.5.1 统一财务管理体系 | 第40页 |
4.5.2 财务人员整合 | 第40-41页 |
5 BL公司并购财务风险控制案例分析 | 第41-57页 |
5.1 并购案例背景 | 第41-42页 |
5.1.1 BL公司简介 | 第41-42页 |
5.1.2 ZH公司简介 | 第42页 |
5.2 并购流程及动机 | 第42-45页 |
5.2.1 并购基本情况 | 第42-43页 |
5.2.2 并购流程 | 第43-44页 |
5.2.3 并购动机 | 第44-45页 |
5.3 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| 第45-53页 |
5.3.1 并购前的评估风险分析 | 第45-47页 |
5.3.2 融资支付风险分析 | 第47-50页 |
5.3.3 整合风险分析 | 第50-53页 |
5.4 BL公司对并购的财务风险采取的措施 | 第53-57页 |
5.4.1 目标价值评估风险控制 | 第53-55页 |
5.4.2 融资支付风险控制 | 第55页 |
5.4.3 整合风险的控制 | 第55-57页 |
6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8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7页 |
6.2 不足与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