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--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

城市快速路匝道协同控制模型与方法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1.4 技术路线第19-20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20-21页
第二章 拥堵条件下的出口匝道交叉口与下游交叉口协同控制方法第21-34页
    2.1 出口匝道拥堵机理分析第22-24页
    2.2 出口匝道交叉口与下游交叉口协同控制模型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目标交叉口通行能力最大优化模型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下游交叉口车辆疏散最大优化模型第26-27页
    2.3 模型求解第27页
    2.4 案例分析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单点信号配时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协同控制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仿真对比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 基于宏观基本图的路网交通拥堵甄别方法第34-47页
    3.1 交通小区划分第35页
    3.2 宏观基本图绘制第35-36页
    3.3 路网交通拥堵状态判断第36-38页
    3.4 拥堵状态输出第38-39页
    3.5 案例分析第39-4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四章 基于分层递阶控制和S模型预测控制的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第47-82页
    4.1 主线关联多匝道控制策略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空间模型的基本形式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系统状态空间一般表达形式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多变量系统控制一般流程及协同控制基本框架结构关系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分层递阶的控制结构第52-53页
    4.2 模型预测控制第53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模型预测控制基本原理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预测模型选择—S模型第55-62页
    4.3 基于分层递阶控制和S模型预测控制的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第62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上层主线关联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下层子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模型求解第67-68页
    4.4 仿真分析第68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单匝道的模型预测控制与定时控制仿真对比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多匝道协同控制与单匝道控制仿真第72-8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81-82页
总结与展望第82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8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9-90页
致谢第90-91页
附件第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声压指标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支撑状况判别方法研究
下一篇:基于机器视觉的户外站台列车和屏蔽门之间异物检测系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