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8-21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幼儿园科学教学的现实需要 | 第8-9页 |
2.个人的研究兴趣 | 第9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2.实践意义 | 第10页 |
(三)概念界定 | 第10-13页 |
1.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 | 第10页 |
2.教师言语行为 | 第10-13页 |
(四)理论基础 | 第13-14页 |
1.奥斯汀的“言语行为理论” | 第13页 |
2.维果斯基的“最近发展区” | 第13-14页 |
(五)文献综述 | 第14-21页 |
1.教师言语行为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2.幼儿园教师言语行为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3.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言语行为的研究 | 第17-21页 |
二、研究设计 | 第21-26页 |
(一)研究目的 | 第21页 |
(二)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(三)研究对象 | 第22-23页 |
1.个案园基本情况 | 第22页 |
2.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| 第22-23页 |
(四)研究方法 | 第23-26页 |
1.个案研究法 | 第23-24页 |
2.观察法 | 第24页 |
3.访谈法 | 第24-25页 |
4.文献法 | 第25-26页 |
三、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言语行为的特点 | 第26-35页 |
(一)提问类言语行为出现频率最高 | 第26-28页 |
(二)直观说明类言语行为表现丰富 | 第28-29页 |
(三)封闭性提问多于开放性提问 | 第29-30页 |
(四)要求、建议多于鼓励探究 | 第30-31页 |
(五)例行公事询问多于具体询问 | 第31-32页 |
(六)肯定性结果评价多于过程性具体评价 | 第32-33页 |
(七)肯定和建议性回馈占主导 | 第33-35页 |
四、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言语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| 第35-54页 |
(一)存在的问题 | 第35-45页 |
1.教师言语行为启发性不足 | 第35-38页 |
2.教师言语行为缺乏有效性 | 第38-40页 |
3.教师言语行为具有高控制性 | 第40-43页 |
4.教师忽视过程性具体评价 | 第43-45页 |
(二)原因分析 | 第45-54页 |
1.教师缺乏正确的科学观 | 第45-47页 |
2.教师科学专业素养较低 | 第47页 |
3.教师科学教学能力较弱 | 第47-52页 |
4.幼儿园工作量大,缺乏专门的培训 | 第52-54页 |
五、提高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言语行为质量的建议 | 第54-61页 |
(一)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| 第54-55页 |
(二)提升教师的科学专业素养 | 第55页 |
(三)培养教师的科学教学能力 | 第55-58页 |
1.丰富科学教学经验 | 第55-56页 |
2.进行深入反思 | 第56-57页 |
3.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| 第57-58页 |
(四)优化教师的言语行为 | 第58-60页 |
1.言语行为要具有启发性 | 第58页 |
2.言语行为要简练、有效 | 第58-59页 |
3.减少对幼儿的言语控制 | 第59页 |
4.注重过程性具体评价 | 第59-60页 |
(五)幼儿园支持教师言语行为的发展 | 第60-61页 |
结语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附录 | 第65-6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