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2 扭转振动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| 1.2.1 轴系扭振计算模型的研究 | 第11-13页 |
| 1.2.2 轴系扭振计算方法的研究 | 第13页 |
| 1.2.3 冰区轴系扭振计算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| 1.2.4 船舶轴系扭振计算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| 第15页 |
| 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| 第2章 轴系自由扭振计算 | 第17-27页 |
| 2.1 自由扭转振动基础 | 第17-19页 |
| 2.2 自由扭振计算方法 | 第19-27页 |
| 2.2.1 霍尔茨法 | 第19-21页 |
| 2.2.2 场矩阵法 | 第21-23页 |
| 2.2.2 两种方法的实例计算对比 | 第23-27页 |
| 第3章 轴系强制扭振计算 | 第27-47页 |
| 3.1 扭振系统的激励 | 第27-37页 |
| 3.1.1 激振力矩 | 第27-36页 |
| 3.1.2 相对振幅矢量和 | 第36-37页 |
| 3.2 扭振系统的阻尼 | 第37-41页 |
| 3.2.1 阻尼功 | 第37-40页 |
| 3.2.2 阻尼因子、损耗因子 | 第40-41页 |
| 3.3 强制扭振计算方法 | 第41-47页 |
| 3.3.1 共振计算 | 第41-44页 |
| 3.3.2 非共振计算 | 第44-47页 |
| 第4章 轴系扭振计算软件的开发 | 第47-61页 |
| 4.1 概述 | 第47页 |
| 4.2 软件开发平台 | 第47-49页 |
| 4.3 软件用户界面介绍 | 第49-55页 |
| 4.3.1 主面板及基本参数输入界面 | 第49-51页 |
| 4.3.2 轴系自由扭振计算界面 | 第51-52页 |
| 4.3.3 轴系强制扭振计算界面 | 第52-55页 |
| 4.4 实例验证 | 第55-60页 |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| 第5章 船用低速柴油机轴系扭振的冰区加强 | 第61-80页 |
| 5.1 冰级定义 | 第61-62页 |
| 5.2 主机输出功率的要求 | 第62页 |
| 5.3 螺旋桨冰块扭矩激励 | 第62-69页 |
| 5.3.1 设计冰厚 | 第62-63页 |
| 5.3.2 设计冰块扭矩 | 第63页 |
| 5.3.3 普通螺旋桨和导管螺旋桨的冰块扭矩激励 | 第63-66页 |
| 5.3.4 螺旋桨冰块扭矩激励计算理论的完善与讨论 | 第66-69页 |
| 5.4 冰区轴系扭振的稳态频域计算 | 第69-76页 |
| 5.4.1 螺旋桨冰块扭矩激励的简谐分析 | 第69-71页 |
| 5.4.2 螺旋桨冰块扭矩激励对中间轴、螺旋桨轴的影响 | 第71-76页 |
| 5.5 冰区轴系扭振计算界面 | 第76-79页 |
| 5.6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|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2-85页 |
| 致谢 | 第85-86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