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本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反应谱的认知与发展 | 第12-16页 |
1.2.1 反应谱的基本认识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外发展状况 | 第14-15页 |
1.2.3 国内发展状况 | 第15-16页 |
1.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、内容及意义 | 第16-18页 |
1.3.1 研究意义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.3 本课题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反应谱基本原理 | 第18-30页 |
2.1 弹性反应谱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 Newmark方法 | 第19-22页 |
2.3 弹塑性反应谱理论 | 第22-26页 |
2.3.1 弹塑性反应谱基本概念与原理 | 第22-24页 |
2.3.2 地震能量 | 第24-26页 |
2.4 等延性强度需求谱计算方法及验证 | 第26-29页 |
2.4.1 等延性强度需求谱计算方法 | 第26-28页 |
2.4.2 方法验证 | 第28-2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三种滞回模型下的弹塑性反应谱 | 第30-74页 |
3.1 理想弹塑性模型等延性强度需求谱 | 第31-43页 |
3.1.1 不考虑P-Δ 效应时的等延性强度需求谱 | 第31-32页 |
3.1.2 阻尼对等延性强度需求谱的影响 | 第32-43页 |
3.2 双折线滞回模型等延性强度需求谱 | 第43-68页 |
3.2.1 不考虑P-Δ 效应时的等延性强度需求谱 | 第43-44页 |
3.2.2 阻尼对等延性强度需求谱的影响 | 第44-51页 |
3.2.3 后期刚度对等延性强度需求谱的影响 | 第51-58页 |
3.2.4 考虑P-Δ 效应时的等延性强度需求谱 | 第58-68页 |
3.3 Clough双线性刚度退化模型等延性强度需求谱 | 第68-69页 |
3.4 三种滞回模型等延性强度需求谱的对比分析 | 第69-72页 |
3.4.1 三种滞回模型等延性强度需求谱的对比 | 第69-71页 |
3.4.2 三种滞回模型强度折减系数分布分析 | 第71-7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四章 弹塑性反应谱的应用方法 | 第74-90页 |
4.1 ATC-40能力谱法 | 第75-80页 |
4.1.1 多自由度等效为单自由度体系 | 第75页 |
4.1.2 结构能力曲线双折线化 | 第75-76页 |
4.1.3 ATC-40能力谱法等效线弹性体系 | 第76-77页 |
4.1.4 ATC-40能力谱法基本步骤 | 第77-80页 |
4.2 Chopra的改进能力谱法 | 第80-84页 |
4.2.1 Chopra的改进能力谱法基本理论 | 第80-82页 |
4.2.2 Chopra的改进能力谱法基本步骤 | 第82-84页 |
4.3 等延性强度需求谱在桥梁中的应用 | 第84-89页 |
4.3.1 本文R-μ-T模型与Vindic模型对比 | 第84-85页 |
4.3.2 单墩模型分析 | 第85-88页 |
4.3.3 模型对比 | 第88-8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0-92页 |
5.1 本文总结 | 第90-91页 |
5.2 后续展望 | 第91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5页 |
附录A | 第95-98页 |
附录B | 第98-10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02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