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超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大断面隧道围岩压力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3 辅助坑道转换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| 第14-16页 |
1.3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2 浅埋超大断面地铁车站暗挖施工特性及施工方案 | 第18-34页 |
2.1 观水路地铁车站工程概况 | 第18-22页 |
2.1.1 观水路车站简介 | 第18-19页 |
2.1.2 工程地质条件 | 第19-21页 |
2.1.3 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 | 第21-22页 |
2.2 观水路站浅埋暗挖超大断面隧道的特征判断 | 第22-25页 |
2.2.1 车站隧道尺寸标准界定 | 第22页 |
2.2.2 隧道深浅埋标准界定 | 第22-25页 |
2.3 浅埋超大断面地铁车站隧道暗挖施工方案 | 第25-33页 |
2.3.1 单拱地铁车站标准断面主要施工方法 | 第26-29页 |
2.3.2 超大断面暗挖隧道转换段施工方案 | 第29-3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3 浅埋超大断面车站结构围岩压力的荷载模式分析 | 第34-58页 |
3.1 浅埋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分析 | 第34-39页 |
3.1.1 常见洞形的围岩应力解析解 | 第34-35页 |
3.1.2 不同围岩级别中浅埋大断面隧道围岩应力状态 | 第35-39页 |
3.2 隧道围岩压力计算的状态设计和过程设计法 | 第39-44页 |
3.2.1 基于状态设计法的浅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 | 第39-41页 |
3.2.2 基于过程设计法的大断面隧道分步动态围岩压力计算 | 第41-43页 |
3.2.3 状态设计理论和过程设计理论的对比 | 第43-44页 |
3.3 基于卸荷作用效应的围岩压力荷载模式改进及应用 | 第44-54页 |
3.3.1 考虑卸载作用效应的分步开挖施工 | 第45-49页 |
3.3.2 不同条件下隧道压力拱的变化 | 第49-54页 |
3.4 基于过程设计法的改进荷载计算方法 | 第54-57页 |
3.4.1 卸荷作用过程荷载影响系数u | 第54-55页 |
3.4.2 改进后过程荷载计算方法 | 第55页 |
3.4.3 观水路站围岩压力荷载的对比分析 | 第55-5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4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浅埋超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方案优化 | 第58-88页 |
4.1 浅埋超大断面地铁车站暗挖方案优选分析 | 第58-63页 |
4.1.1 数值分析模型构建及分析参数确定 | 第59-60页 |
4.1.2 不同施工方法的模拟分析 | 第60-63页 |
4.2 超大断面隧道转换段开挖方案模拟 | 第63-82页 |
4.2.1 三维数值模型 | 第64-65页 |
4.2.2 不同转换施工方法的模拟 | 第65页 |
4.2.3 各个施工方案施工稳定性分析 | 第65-79页 |
4.2.4 不同施工方案力学行为对比分析 | 第79-82页 |
4.3 浅埋超大断面车站暗挖施工动态监测 | 第82-87页 |
4.3.1 监测方案 | 第83-84页 |
4.3.2 监测结果分析 | 第84-86页 |
4.3.3 现场监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| 第86-8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5 结论和展望 | 第88-90页 |
5.1 结论 | 第88-89页 |
5.2 展望 | 第89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成果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