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主要符号表 | 第10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6页 |
1.1.1 引言 | 第11-12页 |
1.1.2 地铁火灾事故统计 | 第12-15页 |
1.1.3 地铁火灾特点及危害 | 第15-16页 |
1.2 超细水雾技术在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6-19页 |
1.2.1 超细水雾的发展 | 第16-18页 |
1.2.2 超细水雾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3 本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| 第19-21页 |
2 烟气扩散及超声雾化理论基础 | 第21-27页 |
2.1 引言 | 第21页 |
2.2 顶棚射流 | 第21-22页 |
2.3 地铁火灾烟气扩散的控制方程 | 第22-23页 |
2.4 狭长空间温度衰减模型 | 第23-25页 |
2.5 超声雾化原理与技术 | 第25-27页 |
3 超细水雾作用下的站台火灾试验 | 第27-35页 |
3.1 引言 | 第27页 |
3.2 地铁站台模型建立 | 第27-32页 |
3.2.1 搭建思想 | 第27-28页 |
3.2.2 超细水雾发生装置 | 第28-30页 |
3.2.3 站台模型结构 | 第30-31页 |
3.2.4 试验测量系统 | 第31-32页 |
3.3 试验过程、工况及误差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3.1 试验过程 | 第32-33页 |
3.3.2 试验工况 | 第33-34页 |
3.3.3 试验误差分析及处理 | 第34-35页 |
4 超细水雾作用下的抑烟效果研究 | 第35-49页 |
4.1 某点的特征烟气温度 | 第35-36页 |
4.2 超细水雾作用下的烟气特征 | 第36-38页 |
4.2.1 顶棚下烟气温度纵向分布 | 第36-37页 |
4.2.2 楼梯口处烟气层高度 | 第37-38页 |
4.3 雾化量对烟气特性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4.3.1 纵向烟气温度分布 | 第38-39页 |
4.3.2 楼梯口处竖向温度分布 | 第39-40页 |
4.4 驱动气流速度对烟气温度特性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4.4.1 纵向烟气温度分布 | 第40-41页 |
4.4.2 楼梯口处竖向温度分布 | 第41-42页 |
4.5 施加超细水雾时间对烟气温度特性的影响 | 第42-45页 |
4.5.1 典型测点温度特征 | 第43页 |
4.5.2 纵向烟气温度分布 | 第43-44页 |
4.5.3 楼梯口处竖向温度分布 | 第44-45页 |
4.6 火源位置对烟气温度特性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4.6.1 纵向烟气温度分布 | 第45-46页 |
4.6.2 楼梯口处竖向温度分布 | 第46-47页 |
4.7 小结 | 第47-49页 |
5 含障碍物地铁站台抑烟作用研究 | 第49-60页 |
5.1 引言 | 第49-50页 |
5.2 试验装置及工况设置 | 第50-51页 |
5.3 含障碍物的地铁站台烟气特性 | 第51-53页 |
5.3.1 障碍物存在下的纵向温度衰减 | 第51-52页 |
5.3.2 障碍物存在下的烟气层高度 | 第52-53页 |
5.4 超细水雾对含障碍物的地铁站台烟气特性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5.4.1 雾化量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5.4.2 驱动气流速度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5.4.3 施加超细水雾时间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5.5 障碍物位置对超细水雾抑烟作用影响 | 第56-58页 |
5.5.1 障碍物位置对纵向烟气温度分布的影响 | 第57页 |
5.5.2 障碍物位置对楼梯口烟气特性影响 | 第57-58页 |
5.6 小结 | 第58-60页 |
6 结论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9页 |
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学术论文、获奖情况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