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斯特钢琴套曲《旅行岁月》第三集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教学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0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| 第7-9页 |
一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二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第二章 李斯特与《旅行岁月》第三集 | 第10-17页 |
第一节 李斯特生平简介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《旅行岁月》第三集创作背景 | 第11-14页 |
一、历史背景 | 第12页 |
二、社会背景 | 第12-13页 |
三、人文背景 | 第13页 |
四、宗教背景 | 第13-14页 |
第三节 《旅行岁月》第三集作品介绍 | 第14-17页 |
第三章 《旅行岁月》第三集的艺术特色 | 第17-42页 |
第一节 情感性的美学内涵 | 第17-18页 |
一、自然情感的抒发 | 第17-18页 |
二、民族情感的渗透 | 第18页 |
第二节 标题性的文学追求 | 第18-21页 |
一、诗意化的意境追求 | 第19-20页 |
二、文学性的色彩追求 | 第20-21页 |
第三节 多样化的创作技法 | 第21-42页 |
一、形式多样的旋律 | 第21-30页 |
二、民族特色的节奏 | 第30-32页 |
三、色彩丰富的和声 | 第32-36页 |
四、频繁转换的调式 | 第36-38页 |
五、套曲形式的结构 | 第38-39页 |
六、丰富多彩的织体 | 第39-42页 |
第四章 《旅行岁月》第三集的演奏教学研究 | 第42-61页 |
第一节 音乐情境的氛围营造及教学 | 第42-44页 |
一、标题内涵的深刻挖掘 | 第42-43页 |
二、诗意化的音乐描绘 | 第43-44页 |
第二节 演奏技巧的准确把握及教学 | 第44-55页 |
一、流畅的单音连奏 | 第44-46页 |
二、丰满的和弦演奏 | 第46-49页 |
三、坚定的八度弹奏 | 第49-51页 |
四、极富张力的震音 | 第51-53页 |
五、透亮的颤音演奏 | 第53页 |
六、细腻的踏板处理 | 第53-55页 |
第三节 演奏技巧与情感的结合及教学 | 第55-61页 |
一、《祈祷》 | 第55页 |
二、《艾斯特庄园的绿柏》Ⅰ | 第55-56页 |
三、《艾斯特庄园的绿柏》Ⅱ | 第56页 |
四、《艾斯特庄园的喷泉》 | 第56-58页 |
五、《悲歌》 | 第58页 |
六、《葬礼进行曲》 | 第58-59页 |
七、《以心仰向天国》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