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

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性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引言第10-13页
    (一)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0页
    (二) 研究的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(三) 研究的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 理论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实践意义第11-13页
一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际信任的研究综述第13-20页
    (一)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 主观幸福感提出的背景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界定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3. 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和特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4.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5. 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(二)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综述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 人际信任的概念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 人际信任的类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 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4. 我国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(三) 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现状第19-20页
二、研究设计第20-24页
    (一) 调查研究对象第20-21页
    (二) 调查研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(三) 研究工具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 总体幸福感量表(GWB)(见附录)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 人际信任量表(ITS)(见附录)第22-23页
    (四) 数据处理及统计第23页
    (五) 研究假设第23-24页
三、研究结果第24-37页
    (一) 主观幸福感的数据分析第24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第24-32页
    (二) 人际信任的数据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总体情况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第32-35页
    (三)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第36-37页
四、综合讨论第37-46页
    (一) 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的讨论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 大学生主观幸福总体水平偏低的原因第37-38页
    (二) 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讨论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讨论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民族变量上的差异讨论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讨论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专业分类变量上的差异讨论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生源地变量上的差异讨论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6.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家庭类型变量上的差异讨论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7.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的差异讨论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8.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月均消费变量上的差异讨论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9.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父母亲学历变量上的差异讨论第40-41页
    (三) 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总体情况的讨论第41页
    (四) 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讨论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检验讨论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专业类别变量上的差异检验讨论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检验讨论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生源地变量上的差异检验讨论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是否学生干部差异检验讨论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6.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家庭类型变量上的差异检验讨论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7.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的差异检验讨论第43-44页
    (五) 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的关系讨论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1.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性讨论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的回归分析讨论第45-46页
五、结论第46-47页
    (一)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第46页
    (二)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第46页
    (三)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际信任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布不均衡第46页
    (四)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紧密相关第46-47页
六、适度把握人际信任以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教育对策分析第47-55页
    (一) 从大学生主观层面调整人际信任以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1. 大学生应自觉加强人际观教育,树立积极的人际交往观念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 大学生应大力培养自立健全的人格,合理把握人际信任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 大学生应重视并加强身心健康教育第49-50页
    (二) 从客观层面调整人际信任以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1. 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 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 加强沟通交流,营造和谐人际环境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、客观理性地看待社会中的不良现象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 建立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第53-55页
七、结语第55-56页
八、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6-57页
    (一)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56页
    (二) 对本研究领域的展望第56-57页
注释第57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6页
附录第66-68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互动媒体支撑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
下一篇:我国P2P网络借贷法律规制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