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前言 | 第11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.1 理论意义 | 第12页 |
1.3.2 实践意义 | 第12-13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3-27页 |
2.1 利他行为概述及相关研究 | 第13-15页 |
2.1.1 利他行为的界定 | 第13页 |
2.1.2 利他行为的测量 | 第13-14页 |
2.1.3 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 | 第14-15页 |
2.2 网络利他行为概述及相关研究 | 第15-18页 |
2.2.1 网络利他行为的概念 | 第15页 |
2.2.2 网络利他行为与现实利他行为的异同 | 第15-16页 |
2.2.3 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 | 第16-18页 |
2.3 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| 第18-21页 |
2.3.1 社会支持及相关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3.2 网络社会支持及相关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3.3 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 | 第20-21页 |
2.4 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| 第21-23页 |
2.4.1 自尊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2.4.2 自尊的相关研究 | 第22-23页 |
2.4.3 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 | 第23页 |
2.5 网络利他行为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 | 第23-27页 |
2.5.1 人际信任相关研究 | 第23-25页 |
2.5.2 网络人际信任及相关研究 | 第25页 |
2.5.3 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 | 第25-27页 |
3 问题提出 | 第27-30页 |
4 研究设计与方法 | 第30-32页 |
4.1 研究假设 | 第30页 |
4.2 研究工具 | 第30-31页 |
4.3 研究对象 | 第31页 |
4.4 施测过程及数据处理 | 第31-32页 |
5 结果分析 | 第32-37页 |
5.1 变量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| 第32-34页 |
5.1.1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性别差异检验 | 第32页 |
5.1.2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检验 | 第32-33页 |
5.1.3 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性别差异检验 | 第33页 |
5.1.4 大学生自尊的性别差异检验 | 第33页 |
5.1.5 各主要变量的平均数、标准差和相关矩阵 | 第33-34页 |
5.2 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: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| 第34-35页 |
5.3 网络人际信任的调节效应检验 | 第35-37页 |
6 讨论 | 第37-42页 |
6.1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 | 第37页 |
6.2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分析 | 第37-38页 |
6.3 大学生自尊对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利他行为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| 第38-39页 |
6.4 网络人际信任的调节作用 | 第39-40页 |
6.5 本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| 第40-42页 |
7 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53页 |
附录 | 第53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