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义、词汇、词义(训诂学)论文--古代词汇论文

慧琳《一切经音羲》会意俗字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引言第11-18页
第一章 慧琳和《一切經音義》第18-23页
 第一節 慧琳和他的《一切經音義》第18-19页
 第二節 《慧琳音義》的研究現狀第19-23页
  一 綜合評述慧琳音義第19-20页
  二 辭書編纂方面第20页
  三 詞彙學方面第20-21页
  四 音韻學方面第21页
  五 文字學方面第21-23页
第二章 《慧琳音義》會意俗字描寫第23-45页
 第一節 俗字略說第23-25页
  一 俗字及俗字研究現狀第23-24页
  二 《慧琳音義》中的俗字及慧琳的俗字觀第24-25页
 第二節 《慧琳音義》析字術語“從×從×”使用情況分析第25-30页
  一 慧琳使用“從×從×”情況與《說文》比較第25-26页
  二 《慧琳音義》解析會意字的方法第26-28页
  三 慧琳說解文字與字書不同之處第28-30页
 第三節 《慧琳音義》會意俗字的分類第30-38页
  一 書寫變異(變形會意俗字)第30页
  二 改變造字法或所會之意第30-32页
  三 構件更換第32-35页
  四 全新創造第35-36页
  五 構件異位第36-37页
  六 構件訛略第37页
  七 增加部件第37-38页
 第四節 《慧琳音義》會意俗字的特點第38-45页
  一 異體結構為主第39页
  二 構字部件較經濟第39页
  三 形體結構不夠定型第39-40页
  四 以義會意為主第40页
  五 造意模式齐全,偏正模式數量最多第40-43页
  六 會意俗字動詞较多第43-45页
第三章 原因探析第45-65页
 第一節 《慧琳音義》會意俗字產生的原因第45-53页
  一 古文字的俗化第45-46页
  二 字體更革引起的書寫變易第46-47页
  三 訛略第47-48页
  四 受俗字書寫隨意性較強的影響第48-49页
  五 受社會、生活認知等影響,創造新字第49-53页
 第二節 《慧琳音義》會意俗字的發展第53-65页
  一 《慧琳音義》會意俗字發展狀況描寫第53-56页
  二 會意俗字發展原因探析第56-65页
結語第65-67页
參考文獻第67-70页
附錄第70-77页
 附錄A 《慧琳音義》俗字字表第70-75页
 附錄B 《慧琳音義》會意俗字字表第75-76页
 附錄C 《龍龕手鏡》會意俗字字表第76-77页
致謝第77-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非语言符号在舞台朗诵中的影响力研究
下一篇:论贾平凹文学创作与神秘主义叙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