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部分 绪论 | 第10-26页 |
1 引言 | 第10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0-26页 |
·归因风格 | 第10-17页 |
·自我和谐 | 第17-21页 |
·心理幸福感 | 第21-24页 |
·自我和谐、归因风格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| 第24-26页 |
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 | 第26-30页 |
1 已有研究的局限 | 第26页 |
2 研究目的 | 第26页 |
3 研究意义 | 第26-27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26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26-27页 |
4 研究内容与假设 | 第27页 |
5 研究设计 | 第27-30页 |
第三部分 高中生归因风格问卷的修订 | 第30-34页 |
1 研究目的 | 第30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问题情境的修改 | 第30页 |
·问卷预测 | 第30-31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1页 |
3 信度分析 | 第31-32页 |
4 效度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结构效度 | 第32页 |
·内容效度 | 第32-34页 |
第四部分 高中生归因风格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| 第34-42页 |
1 研究目的 | 第34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34-36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34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34-35页 |
·统计方法 | 第35-36页 |
3 研究结果 | 第36-39页 |
·不同性别高中生归因风格的差异 | 第36页 |
·不同专业类别高中生归因风格的差异 | 第36-37页 |
·不同家庭所在地高中生归因风格的差异 | 第37-38页 |
·高中生的归因风格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| 第38页 |
·不同年级高中生归因风格的差异 | 第38-39页 |
·高中生归因风格在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总体差异分析 | 第39页 |
4 小结 | 第39-42页 |
第五部分 高中生归因风格、自我和谐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| 第42-50页 |
1 研究目的 | 第42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42-43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42-43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43页 |
·统计方法 | 第43页 |
3 研究结果 | 第43-50页 |
·高中生自我和谐、归因风格、心理幸福感的相关 | 第43-45页 |
·自我和谐在归因风格与心理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| 第45-50页 |
第六部分 分析与讨论 | 第50-56页 |
1 高中生归因风格问卷的修订 | 第50页 |
2 高中生归因风格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| 第50-52页 |
3 高中生归因风格、自我和谐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| 第52-53页 |
·高中生归因风格、自我和谐以及心理幸福感的相关 | 第52-53页 |
·自我和谐各维度在高中生归因风格和心理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| 第53页 |
4 建议 | 第53-56页 |
第七部分 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1 研究结论 | 第56页 |
2 研究创新 | 第56页 |
3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附录 | 第62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2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