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器乐理论与演奏法论文--弓弦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--大提琴论文

蜡烛之“魂”硕果累累--著名大提琴教育家林应荣口述史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1页
    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选题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选题依据第14-17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的动机与目的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动机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目的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研究构架第18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文献资料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深度访谈法第18-21页
第二章 人生之初求学之路第21-52页
    第一节 无心插柳——进入育才(1933-1952)第21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为入育才埋下伏笔(1933-1947)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一生之基育才生活(1947-1952)第22-30页
    第二节 汲取能量——赴俄留学(1953-1959)第30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俄专一年求知若渴(1953-1954)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在俄留学砥砺前行(1954-1959)第34-49页
    小结 大提琴在中国的发展脉络——林应荣教授经历的社会背景与人文背景;第49-52页
第三章 教师情怀“蜡烛”之魂第52-93页
    第一节 散发能量拳拳之心——炳烛之明第52-6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教学经历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教授过20世纪现代曲目作品第59-61页
    第二节 推敲教学一丝不苟——精益求精第61-7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练琴的意识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练琴要注意的问题第65-7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关于揉弦第71-73页
    第三节 教学感悟技精为师——身正为范第73-86页
    第四节 理论实践相辅相成——相得益彰第86-9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任教后的学生名单第86-9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林教授学生指导学生获奖情况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林教授辅导硕士论文第90-91页
    小结 大提琴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脉络——林应荣教授教学所经历的时代特征第91-93页
第四章 乐届楷模 德艺双馨第93-105页
    第一节 乐界的肯定第93-95页
    第二节 同事的认同第95-99页
    第三节 学生的敬仰第99-103页
    小结 当之无愧的大提琴教育家第103-105页
第五章 林应荣教授在中国大提琴发展史中的影响第105-135页
    一、音乐创作—曲目的改编第105-107页
    二、出版教材—完善大提琴理论教学体系第107-110页
    三、发表文章第110-134页
    四、获奖情况第134-135页
结语第135-138页
致谢第138-139页
参考文献第139-141页

论文共1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二胡作品演奏中模拟音效的现象分析及思考
下一篇:食与乐:符号与秩序研究--湘西辰州傩戏音乐考察与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