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企薪酬体系构建--以中城集团重庆公司为例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0-15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(二) 研究的意义 | 第11页 |
1. 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2. 实用意义 | 第11页 |
(三)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-13页 |
(四)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 国内外薪酬理论及发展状况的对比论证 | 第13页 |
2. 采用SWOT | 第13页 |
3. 采用比较法 | 第13页 |
(五) 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1. 理论创新 | 第13-14页 |
2. 实践创新 | 第14-15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5-20页 |
(一)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及特征 | 第15页 |
(二) 薪酬及薪酬体系、薪酬体系构建概念 | 第15-16页 |
(三) 计划经济薪酬结构与市场经济薪酬结构的区别 | 第16页 |
(四) 国企薪酬结构与私企薪酬结构的区别 | 第16-17页 |
(五) 国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薪酬理论 | 第17-18页 |
(六)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薪酬理论 | 第18-19页 |
(七) 薪酬体系构建理论 | 第19-20页 |
1. 国外薪酬体系构建理论 | 第19页 |
2. 国内薪酬体系构建理论 | 第19-20页 |
三、国企薪酬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2页 |
(一) 国企薪酬重要地位及作用 | 第20页 |
1. 薪酬的正向效用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| 第20页 |
2. 薪酬是员工发挥与提高工作能力的原驱动力 | 第20页 |
(二) 国企薪酬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2页 |
1. 薪酬结构不合理 | 第20页 |
2. 激励效果非正向 | 第20-21页 |
3. 企业氛围不和谐 | 第21页 |
4. 薪酬管理不规范 | 第21-22页 |
四、国企薪酬体系构建环境分析 | 第22-24页 |
(一) 宏观环境分析 | 第22页 |
(二) 微观环境分析 | 第22-24页 |
五、薪酬体系构建的流程 | 第24-36页 |
(一) 职位分析 | 第24-25页 |
1. 职位分析的概念 | 第24页 |
2. 职位分析的系统性 | 第24页 |
3. 职位分析的方法与内容 | 第24-25页 |
(二) 职位评价 | 第25-26页 |
1. 国外职位评价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 国内职位评价方法 | 第26页 |
(三) 任职能力评估 | 第26-29页 |
1. 评估目的 | 第26-27页 |
2. 评估准备与组织 | 第27-28页 |
3. 评估结果 | 第28-29页 |
(四) 薪酬结构构建 | 第29-32页 |
1. 薪酬结构构建方式 | 第29-30页 |
2. 薪酬结构确定 | 第30-31页 |
3. 薪酬结构战略性选择 | 第31-32页 |
(五) 薪酬调查 | 第32页 |
(六) 薪酬评价 | 第32-36页 |
1. 国企薪酬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2-34页 |
2. 评价指标净化和筛选 | 第34-35页 |
3. 结果层指标 | 第35-36页 |
六、中城集团重庆公司薪酬体系构建的实例分析 | 第36-66页 |
(一) 中城集团重庆公司薪酬现状 | 第36-38页 |
1. 中城集团重庆公司企业机构与人员状况 | 第36页 |
2. 中城集团重庆公司薪酬现状与问题 | 第36-38页 |
(二) 中城集团重庆公司薪酬存在问题的原因揭示 | 第38-39页 |
1. 体制问题 | 第38页 |
2. 成本问题 | 第38页 |
3. 利益问题 | 第38-39页 |
(三) 中城集团重庆公司薪酬体系构建 | 第39-59页 |
1. SWOT分析方法 | 第39-40页 |
2. 中城集团重庆公司原薪酬模式状况 见表3 | 第40-41页 |
3. 影响中城集团重庆公司薪酬的因素 | 第41-42页 |
4. 薪酬体系构建原则与标准 | 第42-45页 |
5. 薪酬体系构建模式及职能层级确定 | 第45-48页 |
6. 薪酬体系构建 | 第48-59页 |
(四) 中城集团重庆公司弹性福利的薪酬管理 | 第59-60页 |
(五) 中城集团重庆公司薪酬激励 | 第60-63页 |
1. 物质与精神激励 | 第60-62页 |
2. 柔性激励 | 第62-63页 |
(六) 中城集团重庆公司薪酬评价与实施后的修正 | 第63-66页 |
1. 薪酬评价 | 第63-64页 |
2. 薪酬模式实施后的修正 | 第64-66页 |
七、结论 | 第66-68页 |
(一) 基本结论 | 第66页 |
(二) 中城集团重庆公司薪酬体系构建的建议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