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古代语法(文言语法)论文

《周氏冥通记》被动句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6-17页
    1.1 陶弘景与《周氏冥通记》第6页
    1.2 《周氏冥通记》的研究概况第6-10页
    1.3 被动句式的研究概况第10-14页
    1.4 《周氏冥通记》被动句的界定第14-15页
    1.5 《周氏冥通记》被动句研究的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6 《周氏冥通记》的研究版本问题第16页
    1.7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第2章 《周氏冥通记》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第17-30页
    2.1“于”字被动句第17-18页
    2.2“为”字被动句第18-19页
    2.3“为……所”式被动句第19-21页
    2.4“见”字被动句第21-23页
    2.5“被”字句第23-26页
    2.6“蒙”字被动句第26-28页
    2.7“遭”字被动句第28页
    2.8“得”字被动句第28-30页
第3章 《周氏冥通记》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第30-36页
    3.1“S+V”式意念被动句第30-33页
    3.2“可+V”式意念被动句第33-36页
第4章 《周氏冥通记》为代表的六朝被动句特点第36-42页
    4.1 《周氏冥通记》的被动句特点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特点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特点第37-38页
    4.2 六朝时期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使用情况第38-39页
    4.3 六朝时期无标记被动句的使用特点第39-42页
第5章 《周氏冥通记》有标记被动句的历时比较第42-47页
    5.1 与先秦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比较第42-43页
    5.2 与汉魏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比较第43-45页
    5.3 与唐宋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比较第45-47页
结语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笔记数量与口译效率关系研究
下一篇:袁枚《子不语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