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30页 |
1.1 选题来源 | 第13-14页 |
1.2 选题背景 | 第14-17页 |
1.2.1 国际背景 | 第14页 |
1.2.2 国内背景 | 第14-17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7-25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7-19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9-23页 |
1.3.3 文献评述 | 第23-25页 |
1.4 研究意义 | 第25-26页 |
1.4.1 理论意义 | 第25页 |
1.4.2 现实意义 | 第25-26页 |
1.5 研究内容 | 第26-27页 |
1.6 创新点 | 第27-28页 |
1.6.1 交易成本理论与Boe-tie风险分析法相结合 | 第27页 |
1.6.2 构建风险预警系统 | 第27页 |
1.6.3 利用嵌套模型进行逐层分析 | 第27-28页 |
1.7 研究方法 | 第28-29页 |
1.7.1 Boe-tie风险分析法 | 第28页 |
1.7.2 规范分析法 | 第28页 |
1.7.3 问卷调查法 | 第28-29页 |
1.8 技术路线 | 第29-30页 |
第二章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现状分析 | 第30-47页 |
2.1 理论基础 | 第30-34页 |
2.1.1 风险含义 | 第30页 |
2.1.2 风险管理过程 | 第30-32页 |
2.1.3 风险管理方法 | 第32-34页 |
2.2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动因 | 第34-38页 |
2.2.1 推进人力资源部门的变革 | 第34-35页 |
2.2.2 解决员工冗余问题 | 第35-36页 |
2.2.3 节约成本 | 第36-37页 |
2.2.4 获得充足的政府补贴资金 | 第37页 |
2.2.5 增强核心竞争力 | 第37-38页 |
2.3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内容 | 第38-39页 |
2.3.1 招聘外包 | 第38页 |
2.3.2 培训外包 | 第38页 |
2.3.3 薪酬外包 | 第38-39页 |
2.4 国有企业风险控制的原则及风险框架 | 第39-47页 |
2.4.1 国有企业风险控制原则 | 第39-40页 |
2.4.2 国有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框架 | 第40-45页 |
2.4.3 国有企业外包风险管理现状 | 第45-47页 |
第三章 基于交易成本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识别 | 第47-62页 |
3.1 Bow-tie风险识别分析法 | 第47-48页 |
3.2 交易成本理论 | 第48-51页 |
3.2.1 交易成本的含义 | 第48-49页 |
3.2.2 交易成本的分类 | 第49-50页 |
3.2.3 交易成本的来源 | 第50页 |
3.2.4 交易成本的属性 | 第50-51页 |
3.3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外包过程中的交易参与者 | 第51-53页 |
3.3.1 国有企业 | 第52页 |
3.3.2 国有企业员工 | 第52页 |
3.3.3 外包服务商 | 第52-53页 |
3.3.4 外包服务中介商 | 第53页 |
3.3.5 政府部门 | 第53页 |
3.4 与交易成本理论有关的风险因素 | 第53-62页 |
3.4.1 与事前交易成本有关的风险因素 | 第53-56页 |
3.4.2 与事后交易成本有关的风险因素 | 第56-60页 |
3.4.3 其他风险因素 | 第60-62页 |
第四章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作用机理 | 第62-77页 |
4.1 机理模型构建 | 第62页 |
4.2 提出假设 | 第62-63页 |
4.3 量表的设计 | 第63-71页 |
4.3.1 外包风险管理理念测度量表 | 第64页 |
4.3.2 外包监管测度量表 | 第64-65页 |
4.3.3 外包质量控制测度量表 | 第65-66页 |
4.3.4 法律和外包商信誉测度量表 | 第66页 |
4.3.5 国有企业风险评估测度量表 | 第66-67页 |
4.3.6 国有企业风险控制测度量表 | 第67-68页 |
4.3.7 国有企业风险监控测度量表 | 第68-71页 |
4.4 问卷开发 | 第71-77页 |
4.4.1 问卷内容设计 | 第71页 |
4.4.2 问卷预试与调整 | 第71-77页 |
第五章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机理的模型验证 | 第77-95页 |
5.1 数据来源 | 第77-80页 |
5.1.1 样本抽样对象及方法 | 第77页 |
5.1.2 调研的实施 | 第77页 |
5.1.3 问卷回收和确认 | 第77-80页 |
5.2 研究变量基本情况分析 | 第80-82页 |
5.2.1 国有企业风险影响因素变量整体情况描述 | 第80-81页 |
5.2.2 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因素变量整体情况描述 | 第81-82页 |
5.3 相关分析 | 第82-84页 |
5.4 嵌套模型建立与检验 | 第84-90页 |
5.4.1 嵌套方程模型的建立 | 第84-85页 |
5.4.2 基准模型 | 第85-86页 |
5.4.3 嵌套模型一 | 第86-88页 |
5.4.4 嵌套模型二 | 第88-90页 |
5.5 基于贝叶斯决策推断的国有企业外包风险预警机制 | 第90-95页 |
5.5.1 贝叶斯风险决策推断原理 | 第90页 |
5.5.2 连续随机变量的贝叶斯理论 | 第90-92页 |
5.5.3 举例 | 第92-94页 |
5.5.4 构建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风险预警机制 | 第94-95页 |
第六章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管控 | 第95-111页 |
6.1 构建国有企业外包风险管理的立体框架 | 第95-103页 |
6.1.1 国家层面 | 第95-96页 |
6.1.2 行业层面 | 第96-97页 |
6.1.3 国有企业层面 | 第97-103页 |
6.2 运用全方位的国有企业外包风险管控体系 | 第103-108页 |
6.2.1 重视外部的人力资源外包监管 | 第104-105页 |
6.2.2 建立国有企业内部完善的外包风险管理理念 | 第105-106页 |
6.2.3 建立国有企业外包风险管理的监督机制 | 第106-107页 |
6.2.4 控制国有企业的外包风险管理流程 | 第107-108页 |
6.3 基于法律(信誉)手段的管控体系 | 第108-111页 |
6.3.1 构建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环境 | 第109页 |
6.3.2 国有企业应该践行风险信息充分披露的职责 | 第109页 |
6.3.3 确保外包服务商对国有企业隐私的保护 | 第109-110页 |
6.3.4 外包商应确保外包业务的连续性 | 第110-111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11-113页 |
7.1 总结 | 第111-112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112-11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3-119页 |
附录 | 第119-12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23-124页 |
致谢 | 第124-1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