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前预习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11-14页 |
(一) 选题缘由 | 第11-12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 新课改前的语文预习研究状况 | 第12页 |
2. 新课改后语文预习研究状况 | 第12-14页 |
一、高中语文预习与课堂教学关系 | 第14-21页 |
(一) 高中语文预习的界定 | 第14页 |
(二) 高中语文预习的理论依据 | 第14-17页 |
1. 《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》(试验)要求 | 第14-16页 |
2. 建构主义学习观 | 第16页 |
3. 学习动机理论 | 第16-17页 |
(三) 语文预习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| 第17-21页 |
1. 预习是学生对课堂的自主预演 | 第17-18页 |
2. 高效课堂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 | 第18-19页 |
3. 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 | 第19-21页 |
二、高中语文预习的现状及问题 | 第21-28页 |
(一) 高中语文预习现状的调查 | 第21-23页 |
(二) 高中语文预习中的问题 | 第23-28页 |
1. 语文预习习惯养成不到位 | 第23-24页 |
2. 缺少科学系统的预习方法 | 第24-25页 |
3. 评价缺失,效果不明显 | 第25页 |
4. 学生缺少探究和质疑精神 | 第25-26页 |
5. 预习不能真正为课堂服务 | 第26-28页 |
三、语文预习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衔接 | 第28-37页 |
(一) 做好预习和课堂衔接的原则 | 第28-30页 |
1. 针对性 | 第28-29页 |
2. 科学性 | 第29-30页 |
3. 多样性 | 第30页 |
(二) 做好课前预习与课堂衔接的具体方法 | 第30-37页 |
1. 将预习与课堂教学目标结合 | 第31-32页 |
2. 将语文问题意识与课堂教学过程结合 | 第32-34页 |
3. 将预习难度与课堂教学设想相结合 | 第34-35页 |
4. 将学生兴趣与课堂教学效果相结合 | 第35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