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--企业行政管理论文--人事管理论文

机械制造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--以苏州市为例

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页
第1章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1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创新点第11-13页
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第13-23页
    2.1 工作满意度的定义第13-14页
    2.2 工作满意度的理论基础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内容型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过程型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2.3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2.4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9-21页
    2.5 对以往研究的评述第21-23页
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第23-33页
    3.1 研究对象及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研究对象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研究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3.2 提出假设与研究模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提出假设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研究模型第24-25页
    3.3 问卷的试调查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试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试调查问卷的样本特征统计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对试调查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对试调查问卷进行效度检验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因子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3.4 正式问卷的制定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各变量的确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问卷调查内容第30-33页
第4章 机械制造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第33-55页
    4.1 样本特征统计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性别的样本统计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年龄的样本统计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婚姻状况的样本统计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教育程度的样本统计分析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工作年限的样本统计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工作职位的样本统计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企业性质的样本统计分析第36页
    4.2 调查问卷的信度、效度检验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第37-38页
    4.3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分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工作回报的满意度分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工作群体的满意度分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领导者行为的满意度分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组织管理的满意度分析第40页
    4.4 相关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4.5 回归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4.6 控制变量对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分析第4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性别对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年龄对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婚姻状况对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教育程度对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5 工作年限对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6 工作职位对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7 企业性质对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分析第53-55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5-61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构成维度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总体工作满意度与各维度的关系研究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各维度的差异性检验结果第55-56页
    5.2 关于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建议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丰富工作内容,注重精神激励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完善薪酬福利体系,健全培训晋升机制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改善工作环境,加强企业内部沟通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提高领导者的人格魅力,完善组织管理第58页
    5.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研究不足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研究展望第59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5页
附录A第65-67页
附录B第67-69页
致谢第69-71页
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
下一篇: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