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方案及研究路径 | 第13-16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3 研究路径 | 第14-16页 |
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6-20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2.1.1 技术创新 | 第16页 |
2.1.2 技术创新效率 | 第16-17页 |
2.2 技术创新及效率的相关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.1 效率理论 | 第17页 |
2.2.2 技术创新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.3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| 第18页 |
2.3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方法 | 第18-20页 |
3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| 第20-25页 |
3.1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基本运行情况分析 | 第20-21页 |
3.2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基本情况 | 第21-25页 |
3.2.1 技术创新投入情况分析 | 第21-23页 |
3.2.2 技术创新产出现状分析 | 第23-25页 |
4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评价模型选取 | 第25-31页 |
4.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25-27页 |
4.1.1 指标确立的原则 | 第25页 |
4.1.2 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25-27页 |
4.2 评价理论模型 | 第27-31页 |
4.2.1 DEA评价模型 | 第27-28页 |
4.2.2 Malmquist指数模型 | 第28-31页 |
5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实证分析 | 第31-42页 |
5.1 数据来源 | 第31页 |
5.2 陕西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静态分析 | 第31-35页 |
5.2.1 研发阶段静态效率分析 | 第31-33页 |
5.2.2 转化阶段静态效率分析 | 第33-34页 |
5.2.3 综合技术创新效率静态评价 | 第34-35页 |
5.3 陕西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动态分析 | 第35-42页 |
5.3.1 研发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动态分析 | 第35-38页 |
5.3.2 转化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动态分析 | 第38-40页 |
5.3.3 综合技术创新效率动态评价 | 第40-42页 |
6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2-51页 |
6.1 影响因素分析与作用机理 | 第42-44页 |
6.1.1 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2-43页 |
6.1.2 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| 第43-44页 |
6.2 提出假设 | 第44-45页 |
6.3 选取影响因素指标 | 第45-47页 |
6.4 实证测算与分析 | 第47-51页 |
7 结论、建议及展望 | 第51-54页 |
7.1 结论 | 第51页 |
7.2 对策及建议 | 第51-53页 |
7.2.1 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,合理配置创新资源 | 第51-52页 |
7.2.2 发挥人才优势,促进“产学研一体化”发展 | 第52页 |
7.2.3 加大产权改革力度,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 | 第52-53页 |
7.2.4 优化产业结构,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| 第53页 |
7.3 不足之处及展望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