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--教师论文

体校教练兼班主任的教育意蕴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目的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1-12页
    1.3 概念界定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体校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教练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班主任第13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3-15页
第2章 体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调查与分析—以长沙市贺龙体育运动学校为例第15-24页
    2.1 对体校班主任工作的调查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调查对象的选取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问卷调查的实施第16页
    2.2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体校学生现状与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体校班主任状况分析第17页
    2.3 体校文化教师兼班主任的问题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缺乏对学生的了解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威信不足难以服众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难以缓解学训冲突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与家长沟通效能低第19-20页
    2.4 原因分析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时代发展变化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学校受多方管理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家长的关注不够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生源的质量太差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学训的冲突较大第23-24页
第3章 体校教练兼班主任的角色及教育优势第24-28页
    3.1 体校教练兼班主任的角色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思想教育的引导者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班级管理的组织者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协调矛盾的沟通者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学生成才的促进者第25-26页
    3.2 体校教练兼班主任的教育优势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教练与学生有更多的“成长共性”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教练简单直接的管理方式更有效力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教练“师徒相授”的训练模式更有亲和力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家长的高度信任使沟通更畅第27-28页
第4章 充分发挥体校教练兼班主任教育作用的建议第28-32页
    4.1 学校要为教练兼班主任提供保障条件第28页
    4.2 妥善协调教练、文化教师、运动员三者的矛盾第28-29页
    4.3 教练兼班主任要主动提高班级管理技能第29-32页
结论第32-33页
参考文献第33-36页
体校班级管理调查问卷(学生问卷)第36-38页
体校班级管理调查问卷(教师问卷)第38-40页
体校班级管理访谈提纲(文化教师和教练)第40-41页
体校班级管理访谈提纲(学生)第41-42页
致谢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非洲教育发展协会教育治理路径研究
下一篇:Z校本科生家庭经济水平对其社会资本状况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