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州(张义)方言词汇研究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1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凉州(张义)地理历史人口概况 | 第10-11页 |
1.1.1 地理概况 | 第10页 |
1.1.2 历史沿革 | 第10-11页 |
1.1.3 张义镇概况 | 第11页 |
1.2 凉州汉语方言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3 选题缘由及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3.1 选题缘由 | 第14-15页 |
1.3.2 选题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重难点 | 第16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4.2 研究的重点难点 | 第16页 |
1.5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5.1 语料来源 | 第16页 |
1.5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6 发音合作人 | 第17页 |
1.7 凉州(张义)方言音系 | 第17-19页 |
1.7.1 声母 | 第17页 |
1.7.2 韵母 | 第17-18页 |
1.7.3 声调 | 第18-19页 |
2 凉州(张义)方言词语汇释 | 第19-103页 |
2.1 凉州(张义)方言多音节词语汇释 | 第19-79页 |
2.1.1 天文 | 第19-21页 |
2.1.2 地理 | 第21-23页 |
2.1.3 时令/时间 | 第23-26页 |
2.1.4 农业 | 第26-28页 |
2.1.5 植物 | 第28-32页 |
2.1.6 动物 | 第32-34页 |
2.1.7 房舍 | 第34-36页 |
2.1.8 器具用品 | 第36-40页 |
2.1.9 称谓 | 第40-42页 |
2.1.10 亲属 | 第42-44页 |
2.1.11 身体 | 第44-46页 |
2.1.12 疾病医疗 | 第46-48页 |
2.1.13 衣服穿戴 | 第48-49页 |
2.1.14 饮食 | 第49-52页 |
2.1.15 红白大事 | 第52-54页 |
2.1.16 日常生活 | 第54-56页 |
2.1.17 讼事 | 第56-57页 |
2.1.18 交际 | 第57-58页 |
2.1.19 商业交通 | 第58-61页 |
2.1.20 文化教育 | 第61-63页 |
2.1.21 文体活动 | 第63-65页 |
2.1.22 动作 | 第65-67页 |
2.1.23 位置 | 第67-68页 |
2.1.24 代词 | 第68-69页 |
2.1.25 形容词 | 第69-71页 |
2.1.26 副词介词等 | 第71-72页 |
2.1.27 量词 | 第72-75页 |
2.1.28 数字等 | 第75-77页 |
2.1.29 熟语 | 第77-79页 |
2.2 单音节词语汇释 | 第79-103页 |
3 凉州(张义)方言词汇与普通话对比分析 | 第103-121页 |
3.1 形态上的比较 | 第103-117页 |
3.1.1 外部形态的比较 | 第103-110页 |
3.1.2 内部形态的比较 | 第110-117页 |
3.2 语义上的特点 | 第117-121页 |
3.2.1 词汇意义的特点 | 第117-119页 |
3.2.2 语法意义的特点 | 第119-121页 |
4 凉州(张义)方言造词法及附加式构词法分析 | 第121-129页 |
4.1 造词法分析 | 第121-123页 |
4.1.1 直接命名 | 第121-123页 |
4.1.2 曲折命名 | 第123页 |
4.2 附加式构词法分析 | 第123-129页 |
4.2.1 前缀 | 第123-124页 |
4.2.2 中缀 | 第124页 |
4.2.3 后缀 | 第124-129页 |
5 凉州(张义)方言词语考释 | 第129-135页 |
6 结语 | 第135-1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6-139页 |
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139-140页 |
致谢 | 第1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