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9页 |
第一节 论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-12页 |
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本论文创新点 | 第12-17页 |
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7-19页 |
第一章 命题方式的变化 | 第19-43页 |
第一节 命题方式从标题、话题到新材料作文的变化及其原因 | 第19-30页 |
一、标题作文、话题作文、材料作文的概念 | 第19-21页 |
二、从标题、话题作文“百花齐放”到新材料作文“一枝独秀”:近十年命题方式在全国各地试卷中的变化 | 第21-28页 |
三、社会各界的批评: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与往年命题批判有关 | 第28-30页 |
第二节 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形式及其重点关注领域 | 第30-37页 |
一、记叙式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作文独占鳌头 | 第30-33页 |
二、学生成长——社会文化——生活哲理:全国卷新材料作文重点关注领域的周期性变化 | 第33-37页 |
第三节 新材料作文的优势与缺陷 | 第37-43页 |
一、“新材料作文”的六大优势 | 第37-39页 |
二、“新材料作文”的三大缺陷 | 第39-43页 |
第二章 写作要求的变化 | 第43-55页 |
第一节 “写作要求”在命题中的措辞变化 | 第43-45页 |
第二节 2015—2017:新材料作文的弊端与任务驱动写作的出现 | 第45-50页 |
第三节 任务驱动写作的优势与缺陷 | 第50-55页 |
一、任务驱动写作的优势:要求明确、选择自主、防套有效 | 第50-52页 |
二、任务驱动写作的缺陷:指令限制过多、写作难度增加 | 第52-55页 |
第三章 评分参考的变化 | 第55-70页 |
第一节 分项分等给分模式的出现及其原因 | 第55-59页 |
第二节 分项分等给分模式的优势 | 第59-65页 |
一、有利于考查真正想考查的重点内容 | 第59-61页 |
二、能够多方面、全方位的进行评分 | 第61-64页 |
三、可以较好的规避套作、宿构和抄袭文 | 第64-65页 |
第三节 对套作、宿构、抄袭的评分参考意见 | 第65-70页 |
一、套作、宿构、抄袭的含义及区别 | 第66页 |
二、作文评分参考对“套作”、“宿构”、“抄袭”的防范 | 第66-68页 |
三、附录:高考作文命题的“防套”与“防抄” | 第68-70页 |
结论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8页 |
附录 | 第78-85页 |
后记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