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发动机论文

换向系统对汽车起动电机机械特性的影响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6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汽车起动电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汽车起动电机的发展历史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汽车起动电机的行业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汽车起动电机的研究现状第14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第14-15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15-16页
第2章 汽车起动电机结构、原理与机械特性第16-29页
    2.1 汽车起动电机的结构第16-18页
    2.2 汽车起动电机的工作过程第18-20页
    2.3 汽车起动电机机械特性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汽车起动电机的电机原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汽车起动电机的几个基本公式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汽车起动电机的机械特性曲线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不同电阻和磁通量时的机械特性曲线比较第27-2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3章 汽车起动电机换向系统及设计第29-48页
    3.1 起动电机换向理论第29-31页
    3.2 汽车起动电机换向问题第31-33页
    3.3 汽车起动电机换向系统设计第3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起动电机换向系统的功能要求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起动电机换向的数学模型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起动电机换向系统的设计第37-4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4章 汽车起动电机换向影响因素及仿真第48-59页
    4.1 汽车起动电机换向影响因素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换向电阻的影响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发动机阻力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起动电机选型的影响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碳刷偏移角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电枢反应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4.2 仿真模拟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仿真电枢反应影响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仿真碳刷偏移角变化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5章 试验分析及验证第59-66页
    5.1 改变偏移角的试验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移动碳刷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改变换向器槽宽第60-61页
    5.2 起动耐久试验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耐久后机械特性曲线的变化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耐久后换向电阻的变化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耐久后的换向系统零部件影响的差异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耐久后碳刷倾斜第64-65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总结与展望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附件第72-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自动变速器电液控制模块研发
下一篇:极地船结构低温疲劳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