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自动变速器电液控制模块研发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自动变速器电液控制模块发展概况 | 第11-15页 |
1.2.1 国外发展情况 | 第12页 |
1.2.2 国内发展情况 | 第12-13页 |
1.2.3 HCU中比例电磁阀的应用趋势 | 第13-15页 |
1.2.4 离合器压力控制趋势 | 第15页 |
1.3 自动变速器电液控制模块关键技术综述 | 第15-16页 |
1.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电液控制模块逆向分析及设计技术 | 第17-39页 |
2.1 6AT自动变速器及HCU简介 | 第17-21页 |
2.2 电液控制模块的逆向工程 | 第21-25页 |
2.2.1 液压油路图的绘制 | 第21-22页 |
2.2.2 关键零部件的测绘及测试 | 第22-25页 |
2.3 液压系统控制回路技术 | 第25-32页 |
2.3.1 供油调压和流量控制回路 | 第25-26页 |
2.3.2 液力变矩器及润滑冷却控制回路 | 第26-29页 |
2.3.3 离合器制动器控制回路 | 第29-31页 |
2.3.4 换挡逻辑 | 第31-32页 |
2.4 各挡位油路及失效分析技术 | 第32-36页 |
2.4.1 各挡位油路分析 | 第32-33页 |
2.4.2 互锁技术 | 第33-34页 |
2.4.3 失效保护技术 | 第34-36页 |
2.5 液压系统优化方案探讨 | 第36-38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3章 电液控制模块系统仿真技术 | 第39-57页 |
3.1 建模基础 | 第39-43页 |
3.1.1 基本假定 | 第39页 |
3.1.2 流体阻力特性 | 第39-41页 |
3.1.3 压力温度以及气体百分率计算 | 第41-43页 |
3.2 液压系统动态仿真模型 | 第43-50页 |
3.2.1 液压阀的建模 | 第43-48页 |
3.2.1.1 阀芯的动力学模型 | 第43-44页 |
3.2.1.2 液压阀的模型建立 | 第44-48页 |
3.2.2 电磁阀的建模 | 第48-49页 |
3.2.3 系统建模 | 第49-50页 |
3.3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0-56页 |
3.3.1 系统压力动态响应仿真分析 | 第50-51页 |
3.3.2 离合器动态响应仿真分析 | 第51-53页 |
3.3.3 液力变矩器及冷却润滑回路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3-55页 |
3.3.4 离合器调压阀阀芯配合间隙的仿真分析 | 第55页 |
3.3.5 离合器调压阀节流孔的仿真分析 | 第55-5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4章 电液控制模块工程化设计及样件制作 | 第57-64页 |
4.1 HCU正向开发流程设计 | 第57-59页 |
4.2 工艺流程设计 | 第59-61页 |
4.2.1 阀体的工艺要求和工艺难点 | 第59页 |
4.2.2 阀体的生产工艺流程 | 第59-61页 |
4.3 关键工艺技术 | 第61-62页 |
4.3.1 液压阀体毛坯压铸工艺技术 | 第61页 |
4.3.2 液压阀体精密加工工艺技术 | 第61-62页 |
4.3.3 阀体总成装配工艺技术 | 第62页 |
4.4 电液控制模块样件制作 | 第62-6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5章 电液控制模块总成台架试验技术 | 第64-73页 |
5.1 试验台架设计 | 第64-67页 |
5.1.1 试验内容和技术参数 | 第64-65页 |
5.1.2 液压试验台的组成 | 第65-66页 |
5.1.3 试验台的液压系统 | 第66-67页 |
5.2 测试标准的制定 | 第67-69页 |
5.2.1 性能开发测试 | 第67-68页 |
5.2.2 低温开发测试 | 第68-69页 |
5.2.3 泄漏测试 | 第69页 |
5.3 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9-72页 |
5.3.1 静态测试 | 第69-70页 |
5.3.2 动态性能测试 | 第70-7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