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5-18页 |
第2章 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状态下安全影响指标选取 | 第18-30页 |
2.1 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状态分析 | 第18-23页 |
2.1.1 高速公路 | 第18页 |
2.1.2 高速公路不同交通流状态分析 | 第18-21页 |
2.1.3 高速公路拥堵的特征及危害 | 第21-23页 |
2.2 驾驶员特征分析 | 第23-26页 |
2.2.1 高速公路拥堵状态下驾驶员生理、心理特性分析 | 第23-25页 |
2.2.2 拥堵状态下驾驶员视觉特性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3 驾驶员视觉、生理特征参数选取 | 第26-29页 |
2.3.1 视觉参数选取 | 第26-28页 |
2.3.2 生理参数选取 | 第28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数据采集实验平台搭建及数据预处理 | 第30-44页 |
3.1 道路试验平台介绍 | 第30-32页 |
3.1.1 PC-80B导联心电检测仪 | 第30-31页 |
3.1.2 iView X HED眼动仪 | 第31-32页 |
3.1.3 试验用车 | 第32页 |
3.2 实验设计及开展 | 第32-36页 |
3.2.1 实验概述及目的 | 第32-33页 |
3.2.2 实验时间段及路段选取 | 第33-34页 |
3.2.3 实验对象选取 | 第34页 |
3.2.4 实验注意事项 | 第34页 |
3.2.5 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2.6 实验实施步骤 | 第35-36页 |
3.3 试验数据导出及预处理 | 第36-40页 |
3.3.1 数据导出及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3.2 数据预处理 | 第38-40页 |
3.4 实验数据相关性分析 | 第40-43页 |
3.4.1 拥堵状态下心率、疲劳度、眨眼频率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4.2 相关性分析结论 | 第42-4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高速公路拥堵状态下驾驶员视觉特征分析 | 第44-51页 |
4.1 眨眼数据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1.1 正常驾驶状态与拥堵状态下驾驶员眨眼数据对比 | 第44-46页 |
4.1.2 不同拥堵时长对眨眼频率变化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4.2 疲劳度分析 | 第47-50页 |
4.2.1 拥堵状态下驾驶员疲劳度变化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2.2 不同拥堵时长疲劳度对比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3 交通拥堵状态下驾驶员视觉特性分析结论 | 第5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高速公路拥堵状态下驾驶员生理特征研究 | 第51-59页 |
5.1 心率分析 | 第51-54页 |
5.1.1 拥堵状态下驾驶员心率变化规律分析 | 第51-54页 |
5.1.2 不同拥堵时长驾驶员心率变化对比分析 | 第54页 |
5.2 心率波动及增量分析 | 第54-57页 |
5.2.1 心率波动率 | 第55-56页 |
5.2.2 心率增量 | 第56-57页 |
5.3 交通拥堵状态下驾驶员心率特征分析结论 | 第57-5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6章 交通拥堵状态下驾驶员事故致因分析 | 第59-65页 |
6.1 驾驶行为分析 | 第59-61页 |
6.1.1 驾驶行为分析 | 第59-60页 |
6.1.2 驾驶意图与行为关系分析 | 第60-61页 |
6.2 基于驾驶行为的拥堵状态下交通事故致因分析 | 第61-64页 |
6.2.1 拥堵状态下驾驶意图与行为差错分析 | 第61-62页 |
6.2.2 交通拥堵状态下生理特性与行为差错分析 | 第62-63页 |
6.2.3 交通拥堵状态下心理特性与行为差错分析 | 第63-64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8页 |
结论 | 第65-67页 |
展望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