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7-14页 |
1 绪论 | 第14-21页 |
·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4-16页 |
·选题的背景 | 第14-15页 |
·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国外对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对绩效管理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| 第18-21页 |
2 绩效考评研究的理论综述 | 第21-28页 |
·绩效考评的理论 | 第21-23页 |
·绩效考评的概念 | 第21页 |
·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1-22页 |
·绩效管理是一个周而复始,螺旋式上开的闭循环的系统,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| 第22-23页 |
·绩效考评的方法 | 第23-27页 |
·关键绩效法(KPI) | 第23页 |
·目标管理法(MBO) | 第23-24页 |
·360度评价法 | 第24-25页 |
·层次分析法(AHP) | 第25-26页 |
·平衡记分卡(BSC) | 第26页 |
·行为锚定等级法(BARS) | 第26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法 | 第26-27页 |
·其它绩效管理方法 | 第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3 A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8-38页 |
·A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现状分析 | 第28-35页 |
·基层班子和中层管理人员(含副总)的考核 | 第28-32页 |
·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 | 第32-34页 |
·对一线员工的考评 | 第34-35页 |
·A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存在问题 | 第35-38页 |
·目前企业的考核方式不科学 | 第35页 |
·考核工作的各个环节不规范 | 第35页 |
·考核指标不明确 | 第35-36页 |
·考核与薪酬相脱节,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| 第36页 |
·考核的周期长 | 第36页 |
·考核制度不科学 | 第36-37页 |
·没有建立科学的一线员工的考评体系 | 第37-38页 |
4 A煤炭企业员工绩效考评体系设计 | 第38-52页 |
·A煤炭企业员工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制定 | 第38-41页 |
·A煤炭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班子的绩效考评指标 | 第38-39页 |
·A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评指标 | 第39-40页 |
·A煤炭企业一线员工的绩效考评指标 | 第40-41页 |
·AHP层次评价模型的构造 | 第41-46页 |
·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基本步骤 | 第42-46页 |
·评价指标权重的获取 | 第46-52页 |
·构造专家调查表 | 第46-48页 |
·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 | 第48-52页 |
5 A煤炭企业员工绩效的模糊综合评判 | 第52-56页 |
·各评价指标隶属度及单因素评判矩阵的确定 | 第52-54页 |
·单因素评判矩阵的形成 | 第52页 |
·评价者评分表的构造 | 第52-54页 |
·A煤炭企业专业技术员工绩效的模糊综合评判 | 第54-56页 |
6 A煤炭企业员工绩效考评实施以及保障措施 | 第56-64页 |
·A煤炭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实施的工作流程 | 第56-57页 |
·绩效考评前准备工作 | 第57-58页 |
·制定绩效考核计划 | 第57页 |
·绩效考评前的准备 | 第57-58页 |
·考评前对考评人员进行培训 | 第58页 |
·收集有关数据、资料和信息 | 第58页 |
·绩效考核的实施与结果反馈 | 第58-60页 |
·绩效考评的实施 | 第58页 |
·绩效考评结果反馈 | 第58-60页 |
·员工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 | 第60-61页 |
·绩效考核实施的保障措施 | 第61-64页 |
·思想保障 | 第61-62页 |
·运行保障 | 第62页 |
·文化保障 | 第62-63页 |
·培训保障 | 第63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