轨道交通应答器传输系统天线建模与优化研究
致谢 | 第5-7页 |
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术语表 | 第14-16页 |
1 引言 | 第16-3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6-21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21-27页 |
1.2.1 系统功能 | 第21-23页 |
1.2.2 天线建模及优化 | 第23-25页 |
1.2.3 特殊性 | 第25-27页 |
1.2.4 现有研究的不足 | 第27页 |
1.3 拟解决问题及研究意义 | 第27-29页 |
1.3.1 拟解决问题 | 第27-28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28-29页 |
1.4 论文结构 | 第29-32页 |
2 系统天线建模 | 第32-44页 |
2.1 系统天线 | 第32-34页 |
2.2 天线建模 | 第34-42页 |
2.2.1 等效电路模型 | 第37-41页 |
2.2.2 多端口网络模型 | 第41-42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3 复杂环境对天线性能影响 | 第44-64页 |
3.1 仿真和实验配置 | 第44-46页 |
3.2 介质影响 | 第46-51页 |
3.2.1 混凝土道床 | 第46-49页 |
3.2.2 清水 | 第49-51页 |
3.3 金属影响 | 第51-62页 |
3.3.1 钢轨 | 第51-56页 |
3.3.2 金属板 | 第56-6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4 非恒参特性及串扰特性研究 | 第64-88页 |
4.1 非恒参特性 | 第64-81页 |
4.1.1 实验配置 | 第64-66页 |
4.1.2 输入输出特性 | 第66-71页 |
4.1.3 反射阻抗 | 第71-75页 |
4.1.4 天线调谐 | 第75-81页 |
4.2 串扰特性 | 第81-86页 |
4.2.1 射频能量串扰 | 第82-84页 |
4.2.2 上行链路串扰 | 第84-86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86-88页 |
5 车载编程天线建模和优化 | 第88-104页 |
5.1 车载编程工具 | 第88-89页 |
5.2 建模和优化 | 第89-100页 |
5.2.1 形状 | 第89-95页 |
5.2.2 边长 | 第95-96页 |
5.2.3 发射电流 | 第96-97页 |
5.2.4 横向偏移 | 第97-98页 |
5.2.5 抗干扰 | 第98-100页 |
5.2.6 优化 | 第100页 |
5.3 实验验证 | 第100-10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02-104页 |
6 多天线互耦分析及降耦方法 | 第104-122页 |
6.1 互耦 | 第104-107页 |
6.2 分析及改进 | 第107-112页 |
6.3 滤波降耦 | 第112-120页 |
6.3.1 等效参数 | 第112-114页 |
6.3.2 转移阻抗 | 第114-115页 |
6.3.3 传输系数 | 第115-116页 |
6.3.4 降耦 | 第116-120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20-122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122-126页 |
7.1 结论 | 第122-123页 |
7.2 待研究的问题 | 第123-124页 |
7.3 未来展望 | 第124-1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6-132页 |
附录A | 第132-136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36-139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39页 |